<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亦史的詩詞(814首)

    761 《孫大監挽詩》 宋·戴表元

    禹穴收云氣,滄江亦斷流。
    真成掃地盡,同作上天游。
    銘誄看遺史,衣冠入隱丘。
    空余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762 《次韻和郭佑之雙桔堂趙母壽時》 宋·戴表元

    嚴親不待高官秩,一刻歡娛勝千日,趙郎宦薄母八旬,自采芳甘充俎實。
    堂前酣酣雙桔紅,童兒見客笑滿容。
    有田得耕我亦去,繡衣御史語生風。

    763 《閑坐有感偶成古風簡劉會之高吉父康司理》 宋·杜范

    虞夏幾百載,繼以周禮樂。
    洋洋雅頌音,后亡前亦作。
    井疆貧富均,薄海詠康樂。
    姬公同圣賢,積累亦不薄。

    764 《七夕歌》 宋·杜范

    象緯昭垂各度躔,牛女之說從何年。
    博物有志張茂先,客槎親見織與牽。
    坐令千載羽繆傳,遂將濁欲穢清玄。
    詩史實錄百世賢,亦以俚語形歌篇。

    765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六經天日月,諸子如四詩。
    史自班以上,語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輩,語有文無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規。

    766 《有感》 宋·方回

    玩透羲爻未畫前,今時天即古時天。
    回空其庶亦其庶,軻死不傳焉不傳。
    積憤淫傷詩未削,暗籌微婉史誰編。
    繼周百世民彝在,豈為興亡有變遷。

    767 《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 宋·方回

    今所以知古,賴世有書史。
    后所以信今,豈不亦藉此。
    昔在韓魏公,治平四載耳,仁皇實錄就。

    768 《擬詠貧士七首》 宋·方回

    龔夬坐何罪,持扇行覓錢。
    唐意介之孫,忍餓死空山。
    我嘗讀史冊,悵望南渡前。
    似茲良亦多,晚輩未可姍。
    此責有所歸,冠裳天地顛。
    禍至崩杞國,彼悔其奚言。

    769 《送前歙黟楚□□五首》 宋·方回

    天王理萬國,勢必委諸吏。
    制字從一史,執法不可二。
    奈何雍也面,胸臆伏私意。
    兩訟一求捷,兩役一求避。

    770 《東晉魏收選《元魏書》,目東晉為僭,晉宋以》 宋·方回

    劉琨勸進豈無聞,王猛臨終亦有云。
    穢史汝能誣正統,老傖誰實蒞余分。
    山陰禊事流觴帖,彭澤歸來植杖文。
    二物萬年終不泯,可能草木張吾軍。

    771 《送滕玉霄張元樸管押地理書入都》 宋·方回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后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蕓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772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773 《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 宋·方回

    世上若無鐘子期,破琴勿為俗子嗤。
    人間亦有王昭君,奈何眾女嫉蛾眉。
    我粗能詩子能畫,筆力豈不山可移。
    希聲絕色識者少,妾婦嗃嗃仍嘻嘻。

    774 《題醉仙圖》 宋·方回

    晉七賢歟,唐八仙歟。
    胸吞萬古,氣高九天。
    糞土軒冕,膏盲林泉。
    造性命之閫奧,眇文章之蹄筌。

    775 《靈隱寺行呈伏虎巖》 宋·方回

    蓬萊水淺塵幾揚,歷劫不動此道場。
    黃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鄉。
    吾故不能知鴻荒,嘗聞許由避陶唐。
    南巡會稽憶夏后,西渡浙水傳秦皇。

    776 《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宋·方回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
    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777 《十月十九日小酌分韻得里字》 宋·方回

    奠國荷隆棟,扶世納夷軌。
    勛。
    勛庸書盟府,名氏垂信史。

    778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779 《題郎川紀勝圖》 宋·方回

    維汝明父起宗父,古潤嘗僚佐農扈。
    釃酒金山焦山寺,□馬升州揚州府。
    歌詩千百南北傳,一別十年散還聚。
    駸致五袠知天命,雙鬢更無絲一縷。

    780 《聽孫鏈師琴》 宋·方回

    名畫元不出畫工,善書決不屬書史。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
    枕流漱石今孫郎,電眸冰齒霜髯張。
    灑埽書室焚古香,信手為吾調宮商。

    * 關于亦史的詩詞 描寫亦史的詩詞 帶有亦史的詩詞 包含亦史的古詩詞(8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