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井的詩詞(404首)

    181 《中{左氵右霝}泉舊在揚子江心今題金山寺曰》 宋·林景熙

    蜀波萬里與淮連,揚子江心浪折天。
    陸羽當年亦奇士,驪龍蟄處識名泉。
    金鰲背上汲清泠,僧說龍移遠脈靈。
    若定此泉為第一,惠山未必服中{左氵右霝}。

    182 《太學同舍徐應穮誓沈后十年眾為營墓立碑私》 宋·林景熙

    高名不與魄俱沈,魚腹孤忠耿至今。
    翠碣已書身后謚,寒泉猶照死時心。
    神游舊月山河改,夢斷疏槐風雨深。
    埋骨誓終從武穆,棲霞嶺樹隔秋陰。

    183 《汴河汲》 宋·孔武仲

    解纜古城陰,系舟綠榆影。
    浩蕩觀濁流,咫尺有甘
    譬如坐湯鑊,傍觀冰玉冷。
    望之首不回,清泉逐修綆。

    184 《飲》 宋·陳宓

    之清天下少,夷齊比德復如何。
    寒冰入口侵牙頰,甘露沾腸逐病疴。
    十里溉田成旱雨,一泓濟渴勝天河。
    活人未遂平生志,酌此深知負愧多。

    185 《孟子·未及泉》 宋·陳普

    深九仞已勞功。
    未及於泉等是空。
    學問垂成還自棄,有為何異不為同。

    186 《又和胡應祥游石韻》 宋·陳文蔚

    兩年再踏鉛山路,今日初嘗石泉。
    碧玉巖邊論湯餅,全勝五鼎擊肥鮮。

    187 《景陽宮》 宋·李覯

    以色從人自古然,幸逢圣主得稱賢。
    太王姜女來岐下,應不相將墜泉。

    188 《和育王十二題·靈鰻》 宋·李覯

    田苗自枯槁,鰻人所禱。
    若教龍有靈,此魚何足道。

    189 《饒氏石二首》 宋·錢時

    紫溪鎮遏舊朱門,滿地芃芃欲斷魂。
    當日告身今故紙,獨遺眢付諸孫。

    190 《饒氏石二首》 宋·錢時

    邊高下擁衡茅,問著人家盡姓饒。
    解道銀青是吾相,編籬拉刺手如骹。

    191 《龍》 宋·釋文珦

    涵虛碧,心塵望即空。
    遙通滄海脈,近出白云峰。
    旱夕翻為雨,饑年屢變豐。
    小魚才似葉,誰識是真龍。

    192 《龍僧全示寄庵樞密程公累篇季文弟新什求余》 宋·蘇籀

    程蘇中興什,同庵有后前。
    前朝沙門首,辨凈超卓然。
    耆宿失聞聰,飫參余小全。
    龍泓風篁巘,荏苒二十年。

    193 《送朱喬年被舉薦監石鎮》 宋·蘇籀

    鎮初騰一鶚,管城子健斡千鈞。
    已然自足雄吾黨,其進只應軼古人。
    衣被卉裳殊欲慣,解捐犢佩猾商馴。
    萬鐘他日扶危手,五斗怡怡為奉親。

    194 《甲子歲七夕與伯業伯衍游龍聰老出示次韻邊》 宋·蘇籀

    道隱祖風邈,訥齋重葺新。
    猊巘下獸魅,神泓躍鰭鱗。
    緇郎踵教律,梵夾畫金銀。
    幾岸風篁幘,屢鉤崖峭紳。

    195 《題楊道人庵庵基舊縣邑有廢存》 宋·王洋

    空室寄空山,柴門不用關。
    虛心觀夢幻,塵世獨清閑。
    前村古,新泉一勺慳。
    蕭條赍粥外,身世有無間。

    196 《題山中泉》 宋·薛嵎

    口依山缺,更無沙礫渾。
    相傳海眼出,久視石碑存。
    定案星辰位,不多穿鑿痕。
    旱年人盡汲,汲盡復源源。

    197 《呈南劉主簿》 宋·薛嵎

    何處南居,青山繞屋廬。
    竹生從礙路,泉響不驚魚。
    有道貌亦古,淡交情似疎。
    慈親更彌壽,堂上步徐徐。

    198 《石》 宋·喻良能

    山右最佳處,有泉生石傍。
    虛明秋后月,清冷雪前霜。
    真牛后,龍湫可雁行。
    濯纓仍潄齒,政爾不能忘。

    199 《觀鹽二首》 宋·袁說友

    桔槔汲水三千丈,頃轉輪余一日回。
    蓑笠傍城埋底,皮囊契出滷泉來。

    200 《觀鹽二首》 宋·袁說友

    公鹽日夜煎,力勞功寡廢民田。
    不如大噫驅東海,卷取洪波向蜀川。

    * 關于井的詩詞 描寫井的詩詞 帶有井的詩詞 包含井的古詩詞(4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