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雷的詩詞(673首)

    101 《至和雜書五首·八月十九日》 宋·蔡襄

    潮頭出海卷秋風,風豪潮起蒼海空。
    弄潮船旗出復沒,騰身潮上爭驍雄。
    沙頭萬目注江水,晴雷乾雹來無窮。
    窗外簾旌飛獵獵,新醅翠斝行坐中。

    102 《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四》 南北朝·庾信

    三光以記物成形。
    四時以裁成正位。
    雷風大山岳之響。
    寒暑通陰陽之氣。

    103 《和子瞻自徐移湖將過宋都途中見寄五首》 宋·蘇轍

    東武厭塵土,彭門富溪山。
    従兄百日留,退食同躋攀。
    輕帆過百步,船底驚雷翻。
    肩輿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10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六太白山祈雨詩五首》 宋·蘇轍

    雷馮空,雨騰淵。
    誅孽妖,反豐年。
    顧千里,瞬二日。
    神在堂,龍為役,是何惜兮。

    105 《次韻子瞻登望海樓五絕》 宋·蘇轍

    山色潮聲四面來,城中金碧爛成堆。
    不愁門外嚴扃鎖,終日憑欄未擬回。
    湖色蒼蒼日向斜,煙波萬狀不容滉。
    畫船人去浮紅葉,石徑僧歸躡白蛇。

    106 《丁亥三月十五日》 宋·曾鞏

    茫茫月色如溪沙,萬里不有纖云遮。
    今年寒氣爭春來,雪大如掌隨驚雷。
    臨川城中三月雨,城東大丘汩為渚。
    天地慘慘無開時,常恐蟄死和與義。

    107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108 《乙巳四月比屋多疹痘虐痢間作五月盡猶未已病》 宋·李呂

    去年秋冬交,白晝雷虺虺。
    隆冬忽暝燠,青紅開百卉。
    雨澤不時下,快雪傾復霽。
    井泉傍射鮒,澗水通一遂。

    109 《鄧提舉留詩南華予后五日入山次韻》 宋·朱翌

    有句誰知李似陰,好奇仍許杜猶岑。
    后期五日來圯下,面壁九年參少林。
    瘴鬼安能驚鶴眾,地靈何敢著狐任。
    雷車電熾中宵起,看取龍工濟物心。

    110 《八月五日喜雨,初陽臺上作》 元·楊維楨

    敲門空過太史宅,曳杖卻上初陽臺。
    雷從葛仙井底起,雨自黃妃塔上來。
    官軍捷報銅鉈陌,山人酒瀉白螺杯。
    憑誰得知詩句好,山東李勛今有才。

    111 《丙申歲十月還鄉作(五首)》 明·劉基

    舍北草池寒己枯,草中時復見菰蒲。
    濫泉觱沸無留鮒,弱藻蒙茸不系鳧。
    綠葉紅花空代謝,春蛙秋蚓任喧呼。
    窺臨最憶琴高鯉,騰駕風雷定有無。
    ¤

    112 《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五首)》 明·楊基

    得歸雖喜未忘悲,夢里愁驚在別離。
    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殘梅似半開時。
    江雷殷夜蟲蛇早,山雨崇朝蛺蝶遲。
    制取烏紗籠白發,免教春色笑人衰。
    ¤

    113 《雷震》 宋·鄭獬

    四月老陽盡,蟄雷方發聲。
    七月連大雨,碾天三日鳴。
    夜或發狂震,臥者皆起驚。
    奔電曄然作,忽如烈火明。

    114 《次韻朱萬卿五首》 宋·陳造

    陳雷好賓主,亹亹客風流。
    末座仍枚叟,捐金得莫愁。
    濃歡兼卜夜,暇日賴銷憂。
    近按梁州譜,何妨一再謳。

    115 《次韻答璧侍者五首》 宋·陳造

    獅子窟中獅子子,孤群懾怯更清孤。
    當場不作春雷吼,底用吟詩壓老夫。

    116 《春晚五首》 宋·曹勛

    春事紛來似到家,恨無仙術駐年華。
    一聲雷送曉來雨,百和香凝欄里花。

    117 《和豎伯梅六題一孤芳二山間三雪中四水邊五月》 宋·胡寅

    未開疎蕊著詩催,依約蜂聲欲隱雷。
    姑射坐中親綽約,嶺頭空有路縈回。

    118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宋·胡寅

    懶把冬雷問告敖,休將玉雪試方皋。
    但驚梁苑風流在,難繼陽春格調高。
    宮女妝梅皆妒色,仙山花石總泠毛。
    自慚涸思無多子,糟粕何由更取醪。

    119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宋·胡寅

    善游不必慕閻敖,避雨休尋夏后皋。
    共喜九天羲馭整,要登千仞祝融高。
    交情自分居龍尾,酒算何妨劇蝟毛。
    聞道雷池尚殘雪,且攜茗碗罷壺醪。

    120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 關于五雷的詩詞 描寫五雷的詩詞 帶有五雷的詩詞 包含五雷的古詩詞(6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