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行家的詩詞(1096首)

    401 《醉歌行贈閭丘伯有》 宋·晁公溯

    昔別我發青如蔥,再來來鬢真飛蓬。
    怪君五十面猶紅,答我有婦賢梁鴻。
    澹然意遠態甚濃,乃有謝家林下風。
    詩書圖史仍兼通,豈惟刀尺工削縫。

    402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403 《立夏明日行園無客五首》 宋·方回

    愛栽竹樹愛栽花,新筑船軒傍石斜。
    古廟炷香知某客,半山搖扇望吾家。
    閒看紅袖穿林去,可著冰紈作畫夸。
    說似渠儂應未信,詩翁煩惱政如麻。

    404 《獨游塘頭五首》 宋·方回

    納謁心全懶,紬書眼倍昏。
    偶思行藥圃,獨往叩柴門。
    濕岸鳧梳羽,頹塍棗露根。
    元來好詩句,只在數家村。

    405 《江行大雨水漲四首》 宋·方回

    一夜水高丈五六,移舟穩傍漁家宿。
    磯頭浪急上灘難,舟子索錢賽神福。

    406 《次韻劉元煇喜予還家攜酒見訪三首》 宋·方回

    白紵烏紗巾,久不見此客。
    眉長耳有毫,眸子秋水碧。
    惠然顧柴門,坐對山氣夕。
    荒蕪淵明徑,寂寞子云宅。

    407 《紅云亭即事五首》 宋·方回

    一行城外路,事事勝城中。
    是處稻爭綠,誰家蓮忽紅。
    深籬幽戶閉,小水暗渠通。
    獨坐謀詩句,何人識此翁。

    408 《贈俞碧巖體仁刊圖書》 宋·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409 《義犬行》 宋·方回

    君不見周興西旅貢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
    遠方不許進異物,閒卻三略兼六韜。
    又不見王孫昔嘆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
    保全功臣決無此,花村夜不爭雉鳴。

    410 《彥桓奉檄將行同飯素于龍泉寺》 宋·李復

    西江吸水試龐翁,再訪只園問色空。
    古殿香寒消宿篆,晴林葉暗退殘紅。
    衰年再乞千家飯,逸馭初乘五日風。
    曉去清明邊檄急,前旌高下亂山中。

    411 《禪人寫師真請贊》 宋·釋慧遠

    住飛來峰,飲冷泉水。
    倒用逆施,拈頭作尾。
    十字街頭擊鼓,五天印土吃茶。
    南北東西若稻麻。
    钁頭些子意,驗盡當行家。

    412 《紹椿行者求頌》 宋·釋印肅

    假使八千五百歲,紹椿松鶴未為奇。
    不若紹明光不變,此中實應出家時。
    念道何憂衣食事,千光影裹聽鶯啼。
    聞聲一囀渾消息,滿目蓮花不見枝。

    41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只個家風,八面玲瓏。
    斗柄橫而河淡,夢鶴起而巢空。
    功中退步就位,位里移身借功。
    靈靈了了處同中有異,湛湛澄澄處異中有同。

    41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聞說英雄苦戰爭,四方歧路自難行。
    而今踏著長安道,始信家邦久太平。

    415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心心智通,佛佛道同。
    十方圓滿,八面玲瓏。
    施時也三乘教備,坐處也一切法空。
    應供而來有不受之受,度世而出得無功之功。

    416 《偈頌二百零五首其一》 宋·釋正覺

    喫茶去,喫茶去,明明指人無異語。
    家風平展沒機關,誰道趙州謾院主。
    苦苦苦,往往邯鄲學唐步。
    恰恰長安道上行,分明有眼如天瞽。

    417 《山居五首》 宋·釋子淳

    不戀白云關,家山撒手還。
    玉爐香旖旎,石辜水潺湲。
    庭樹煙籠合,窗軒雨灑斑。
    經行及坐臥,常在寂寥間。

    418 《和林成之五題·西鄰》 宋·蘇頌

    西鄰擊鼓北鄰聽,飲馬持戈密相應。
    一朝奮躍事爭鋒,朔氣充盈夸戰勝。
    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頓兵間空細柳。
    二疆款附歲奔馳,捆載金繒萃淵藪。

    419 《五羊城南野行書所見》 宋·曾豐

    棘籬圍敗圃,石桷蓋傾墻。
    人緝蕉為市,家儲蔗作糧。
    斷橋鋪以竹,全木聽成航。
    要作南中記,曾須到海鄉。

    420 《離騷》 先秦·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高中文言文楚辭寫人愛國勵志憂國憂民

    * 關于五行家的詩詞 描寫五行家的詩詞 帶有五行家的詩詞 包含五行家的古詩詞(10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