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老的詩詞(171首)

    121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師去無為十五年,重來猿鶴亦忻然。
    此生不負今朝祝,冀結龍華會里緣。

    122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老懷歸去幾何年,吳越宗風久寂然。
    聞說近來獅子吼,應將驢腳問生緣。

    123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法華靈應著當年,今古何曾有間然。
    不見后身房次律,卻因和璞記前緣。

    124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達磨東來不記年,一燈然處百燈然。
    顧從清凈求明了,應喜晨齋學省緣。

    125 《和天衣聰老五首》 宋·王之道

    綠楊芳草自年年,人老逢春重喟然。
    六入儻能除舊習,三乘端許結新緣。

    126 《題樟源嶺下老嫗井欄嫗百五歲》 宋·胡寅

    嘻嘻呀呀三伏中,投鞭拭汗一畝宮。
    銅瓶擊深響鞺鞳,翠綆引重聲珰東。
    雪花下咽肌骨醒,風腋泛駕仙靈通。
    百年老嫗羽經化久,名與甘井垂無窮。

    127 《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宋·吳芾

    昔年曾作雁山游,倒指今逾四十敉。
    嘆我豈勞蝴蝶夢,羨師重到大龍湫。

    128 《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宋·吳芾

    師到龍湫謁矩羅,為言別久渴心多。
    當年見處祥光滿,試問今還記得麼。

    129 《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宋·吳芾

    吾兒此地偶鐘英,紹我家風尚典刑。
    所幸吾師知此意,殷勤為我謝山靈。

    130 《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宋·吳芾

    方欣林下共談禪,底事深公挽出山。
    千里同風無道俗,何妨一笑便言還。

    131 《送明老游雁蕩五首》 宋·吳芾

    遍參尊宿走諸方,老去才能返故鄉。
    漲水飛云前輩語,他鄉莫更久徜徉。

    132 《次韻五詩·山行野老問年》 宋·樓鑰

    田夫笑把褐衣牽,爭問壺中別有天。
    齒發雖衰渾未覺,精神愈勝果何緣。
    公言已老偶能爾,我本無心只自然。
    再禱百分才及一,定應椿壽八千年。

    133 《五月四日過西山道院田間記老農語》 宋·虞儔

    偶從野叟問耕桑,說到春來日日忙。
    老盡吾蠶桑自綠,化殘胡蝶麥猶黃。
    迎梅已過三旬雨,秧稻初齊五月涼。
    天上何人調玉燭,但知擊壤樂時康。

    134 《耘老弟五月十三日親往新亭種竹喜而賦詩》 宋·虞儔

    移竹應須竹醉時,不妨帶筍一時移。
    清陰且障東西日,碧色還分上下池。
    歲晚雪霜成超級大國伴,夜涼風月得新知。
    朅來便有親親意,玉立無言似索詩。

    135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詩清雖為竹庵編,禪妙元從佛眼傳。
    用處縱橫能殺活,匣藏不肯試龍泉。

    136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清如野鶴有仙骨,閒似片云無俗情。
    試問老人那得病,定應金粟是前生。

    137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客塵悟了息攀援,萬事虛浮一聚煙。
    掛佛壁間趺坐隱,繞檐翠柏解談玄。

    138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白雪蒙頭臥佛廬,筆端亦解世間書。
    無情安用詩陶寫,有病何須藥破除。

    139 《和麟老韻五絕》 宋·王炎

    居似鷦鷯巢一枝,意如倦翼怯高飛。
    尚憐身是他鄉客,夢繞松楸賦式微。

    140 《秋懷五首簡陳巽叔徐伯老》 宋·王炎

    西風脫數葉,木末秋有聲。
    團扇內篋中,肅肅庭戶清。
    公退頗無事,解衣坐車榮。
    本乏霄漢心,未斷丘壑情。
    日月不肯留。
    奪我雙鬢青。
    陳編堪解頤,涼夜親短檠。

    * 關于五老的詩詞 描寫五老的詩詞 帶有五老的詩詞 包含五老的古詩詞(1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