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細的詩詞(838首)

    81 《率贈姬人李五》 明·等慈潤公

    秣馬章臺下,微波驟目成。
    寫芳蘭葉細,流韻竹枝清。
    百折心仍俠,千杯態始生。
    情緣久不作,茲復解憐卿。

    82 《幽居五首》 明·金大輿

    老去成疏懶,詩書性獨偏。
    閑看揚子賦,細讀《馬蹄篇》。
    綠水偶垂釣,青山忽在前。
    不愁金錯罄,時有賣文錢。
    ¤

    83 《幽居五首》 明·金大輿

    仄徑叢殘草,頹垣倚細花。
    青鞋尋社遠,皂帽任風斜。
    院靜添秋色,窗虛駐晚霞。
    荷蓑翻豆圃,把酒問漁家。
    ¤

    84 《宮辭(五首)》 明·明周藩王

    春殿牙簽萬軸馀,香勻風細綠窗虛。
    侍兒臨罷誠齋帖,函出先呈女較書。

    85 《虎山橋問渡入五湖》 明·王逢年

    野水平蕪霸跡消,蒼茫萬頃亂飛濤。
    參差三弄醉遠客,七十二峰迎畫橈。
    細雨鳩鳴玄墓樹,夕陽僧過虎山橋。
    武陵源口秦人路,莫向浮云問市朝。

    86 《云安仙客行贈王五峰都憲》 明·張邦奇

    放舟下魚復,勢與蛟龍爭。
    緯繣云搖三峽影,微茫月照萬川城。
    可憐萬里飄蓬客,蒼苔露冷東山石。
    見說仙翁此結廬,暫向云陽停掛席。

    87 《戲贈張五弟諲三首》 唐·王維

    吾弟東山時。
    心尚一何遠。
    日高猶自臥。
    鐘動始能飯。

    88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五首》 宋·蘇軾

    従來直道不辜身,得向西湖兩過春。
    沂上已成曾點服,泮宮初采魯侯芹。
    休驚歲歲年年貌,且對朝朝暮暮人。
    細雨晴時一百六,畫船鼉鼓莫違民。

    8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宋·蘇軾

    獻花游女木蘭橈,細雨斜風濕翠翹。
    無限芳洲生杜若,吳兒不識楚辭招。

    90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宋·蘇軾

    陶令思歸久未成,遠公不出但聞名。
    山中只有蒼髯叟,數里蕭蕭管送迎。
    千株玉槊攙云立,一穗珠旒落鏡寒。
    何處霜眉碧眼客,結為三友冷相看。

    91 《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宋·蘇軾

    東麓云根露角牙,細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蒼龍浴渥洼。

    92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雨細方梅夏,風高已麥秋。
    應憐百花盡,綠葉暗紅榴。

    93 《皇太妃閣五首》 宋·蘇軾

    玉盆沉李灩清泉,金鴨噓空裊細煙。
    自有梧揪障畏日,仍欣麥黍報豐年。

    94 《即事五首》 宋·王安石

    春光冉冉歸何處,細雨斜風作夜寒。
    猶有數葩紅好處,老年花似霧中看。

    95 《廣陵五題其五次韻子由題光化塔》 宋·秦觀

    古佛悲憐得度人,應緣來現比丘身。
    水流月落知何處,花發鶯啼又一春。
    方外笑談清似玉,夢中煩惱細如塵。
    老僧自說從居此,卻悔平時事遠巡。

    96 《賀新郎·細把君詩說》 宋·辛棄疾

    細把君詩說。
    悵馀音、鈞天浩蕩,洞庭膠葛。
    千尺陰崖塵不到,惟有層冰積雪。
    乍一見、寒生毛發。

    97 《入秋游山賦詩略無闕日戲作五字七首識之以野》 宋·陸游

    驢病比已損,秋風輕四蹄,朝游支遁寺,暮涉干吉溪。
    青嶂環孤村,綠波溢橫堤。
    吾行本無定,所至窮攀躋。
    細推亦何樂,正類好鍛嵇。
    自今當務本,春蕪飽鉏犁。

    98 《連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宋·陸游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冰。
    殘蕪襯落日,老木上寒藤。
    細磴欹難過,危欄曲可憑。
    歸時忽已暮,點點數漁燈。

    99 《晝巢五詠硯滴》 宋·陸游

    銅之在人間,細大各有境。
    散為五銖貨,聚作九牧鼎。
    天祿與辟邪,乃復參泓穎。
    致用孰相須?寒泉出金井。

    100 《小雨出西門五里至東岳廟》 宋·陸游

    埋沒文書每自憐,偷閑出郭一欣然。
    稻陂雨細豐年候,槐陌風清嫩暑天。
    心似春鴻寧久住,身如秋扇合長捐。
    平生士雅今亡恙,老病何由共著鞭?

    * 關于五細的詩詞 描寫五細的詩詞 帶有五細的詩詞 包含五細的古詩詞(8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