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符的詩詞(39首)

    1 《國朝自建隆至大中祥符七年垂五十載謝頤素始》 宋·陳逸賞

    死卻王褒五百春,資中不見有詞臣。
    今朝忽遇登龍客,喜殺西郊謝逸人。

    2 《元符親郊五首》 宋·仁宗

    無為靡遠,深厚廣圻。
    祭神恭在,弁冕兗衣。
    粢盛豈美,明德聲輝。
    以祥以佑,非眇聲析。

    3 《元符親郊五首》 宋·仁宗

    神靈擁術,景從云隨。
    玉色溫粹,天步舒遲。
    周旋陟降,皇心肅祗。
    千靈是保,百福攸宜。

    4 《元符親郊五首》 宋·仁宗

    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進旅退旅,萬舞有奕。

    5 《元符親郊五首》 宋·仁宗

    陟彼郊丘,大祀是承。
    其豆孔庶,其香始升。
    上帝時歆,以我齊明。
    卒事而入,福祿來咸。

    6 《元符親郊五首》 宋·仁宗

    聲遺八尊,哭空二簋。
    至祝至虔,穹祗貺祉。

    7 《大中祥符七年七月錦州奏天慶觀修圣祖殿畢五》 宋·夏竦

    仙祠成秘殿,遠郡在盧陽。
    旭日初流景,卿云忽降祥。
    三枝分玉葉,五色照琳房。
    元后成真蔭,欽柴報上蒼。

    8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路正遠,曦馭已西馳。
    霜風吹草樹,眇眇連荒陂。
    如何羈旅懷,更值搖落時。
    四序欻已晚,我生可無衰。

    9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我行均陽道,岡阜如鮮駝。
    澗石既齒齒,寒山亦峨峨。
    喬林木葉盡,仰見鶴鸛窠。
    風景固不殊,舉目異山河。

    10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行客日暮時,愁聞蕭條風。
    云山當我前,適與清興同。
    夕澗生白煙,蒸空自溟濛。
    林壑豈不佳,陟降煩奴僮。

    11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蓐食帶殘月,驅仆事西奔。
    煙塵猶未息,去住敢輕論。
    道古留余險,溪寒減漲痕。
    鳴桴聞遠驛,吠犬應前村。
    境絕增詩興,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轉任乾坤。

    12 《符十五郎求頌》 宋·釋正覺

    塵勞排遣廓而明,靈照心空合未萌。
    妙盡源窮成本得,從來等佛與眾生。

    13 《符十五郎求頌》 宋·釋正覺

    圓虛里許得真游,離水犀通一點秋。
    機應無私登鳥道,妙同明月靜隨流。

    14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鐘石既作,俎豆在前。
    云旗飛揚,神光肅然。
    當駕飚欻,來乎青圓。
    言備縟禮,享茲吉蠲。

    15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節彼喬岳,神明之府。
    秩秩威備,肅肅靈宇。
    懿號春崇,庶物咸睹。
    帝籍升名,式綏九土。

    16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節彼岱宗,有嚴廟貌。
    惟辟奉天,依神設教。
    帝黃焜煌,嘉薦普淖。
    至靈格思,殊祥是效。

    17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作鎮炎夏,畜茲靈光。
    敷興萬物,既阜既昌。
    爰刻溫玉,式薦徽章。
    昭嘏神意,福熙穰穰。

    18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瞻言太華,奠方作鎮。
    典冊是膺,等威以峻。
    上公奉備,祀宗薦信。
    介祉萬邦,永配坤順。

    19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仰止靈岳,鎮于朔于。
    增崇懿號,度越興章。
    祗薦嘉樂,式陳令芳。
    永資純佑,國祚蕃昌。

    20 《大中祥符五岳加帝號祭告八首》 隋代·佚名

    嚴嚴神岳,作鎮中央。
    肅奉徽冊,尊名孔章。
    聿降飚駕,載獻蘭觴。
    熙事允洽,實祚彌昌。

    * 關于五符的詩詞 描寫五符的詩詞 帶有五符的詩詞 包含五符的古詩詞(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