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知的詩詞(61首)

    41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宋·趙蕃

    君行不到武昌下,別駕西京劉更生。
    但想新知作傾倒,莫聞高論吐崢嶸。

    42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宋·趙蕃

    平生未識荊州牧,詩卷記評王進之。
    鈴閣縱談詢保社,幸無過語恐遭嗤。

    43 《在伯教授為考試之行不知其地漫成五詩送之》 宋·趙蕃

    峽州使君我所親,書去猶新報未聞。
    此士如今為第一,見之煩為致殷勤。

    44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 宋·趙蕃

    探支重九日,試手菊花斟。
    論置人繁寡,觴行自淺深。
    風能度林杪,月亦吐山陰。
    四聽蟲仍起,中還蓍我吟。

    45 《九月五日具草酌同彥博審知成父集于普寧山半》 宋·趙蕃

    平生羞狗監,何啻失羊斟。
    與子風期尚,相要林壑深。
    分甘駒在谷,寧事鶴鳴陰。
    此日胡為樂,詩成改又吟。

    46 《五月十有八夜與審知同宿塔山次審知韻》 宋·趙蕃

    初期半山來,已止輒復上。
    山游更同君,兼取魚熊掌。
    向來觀極南,屢作此山想。
    那知有今日,談笑得縱賞。

    47 《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宋·魏了翁

    憂民白發三千丈,報國丹心十二時。
    獨倚長空望紅日,滿簾風雨燕喃呢。

    48 《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宋·魏了翁

    京邑殿留司留相,東山無以我公歸。
    德人用舍關天運,世上巫感妄見機。

    49 《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宋·魏了翁

    當年匣劍授彬時,都在將軍頤指麾。
    誰者紛紛容易取,高皇約束變更為。

    50 《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宋·魏了翁

    未須多買酂侯田,且可同乘曲逆舡。
    昨夜皛山云作雨,東流一水徑通天。

    51 《送安同知赴闕五首》 宋·魏了翁

    閉門睡息正齁齁,野卉蓬蓬爛不收。
    只憂一夜西風急,惱亂東鄰卒未休。

    52 《歌詩三十五韻送前知隆慶任侯赴召》 宋·魏了翁

    向來虎豹蹲天關,啄噉人命無敢干。
    任侯干時外小官,有筆如刀剚權奸。
    權奸未夷骨先寒,有開天誅亂旋刊。
    寘我宗社于山安,忽焉倚伏不可摶。

    53 《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宋·程公許

    一屋堆鞋笑領軍,人間滄海幾揚塵。
    卷舒不與心為累,琪樹瑤林別有春。

    54 《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宋·程公許

    家貧儋石欠贏余,恩許西歸度巀除。
    只恐期程催趣駕,羞插架舊藏書。

    55 《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宋·程公許

    違覆由來諱詭隨,民勞未有甚今時。
    一分寬受一分賜,喜見留屯奏便宜。

    56 《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宋·程公許

    公余賡載不曾間,一段風流嗣建安。
    霜月西窗誰畫取,詩人雙聳玉樓寒。

    57 《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宋·程公許

    膏一忍待曉鐘撞,浩蕩歸情不可降。
    一笑朔風寒掠面,緩吟疏影蘸清江。

    58 《正月五日訪王韋軒知府東塢真詔道中》 宋·陳著

    晴光欲雪做新元,訪舊西來第一番。
    十五里行千曲路,兩三處見數家村。
    山培浮土為田肉,澗束湍流有石痕。
    安穩不知危世事,更從何處覓桃源。

    59 《五月四日賀楊秘書知吉州五十韻》 宋·項安世

    自識楊夫子,于今十二年。
    甲辰來右淛,丁未向西川。
    逆旅初聞譽,摳衣亟致虔。
    未能情款款,已覺志拳拳。

    60 《余行江湖余五十載備知交態唯心史觀熏自聞始》 宋·釋文珦

    小人必樹黨,勢利相因依。
    勢成乃翕合,勢去還暌離。
    君子貴獨立,中心存不欺。
    榮華羞附麗,衰謝罔棄遺。

    * 關于五知的詩詞 描寫五知的詩詞 帶有五知的詩詞 包含五知的古詩詞(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