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色桐江垂釣客,招延商嶺茹芝翁。永歌帝閣薰弦里,密啟詞垣夾袋中。
曾為元禮登龍客,亦上昭王市駿臺。相與席間珠履說,此翁雖瞽有詩來。
翁參老龍華皓首,兒非逸驥附青云。瓣香先祝堯天子,次祝汾陽郭令君。
古人一飯必思償,恩大如天未易忘。囝罷白頭相告語,三生不可負容堂。
鼓發嘉魚千面雪,亂帆和雨向湖開。何妨南北東西客,一聽湘妃瑤瑟來。
疏食山間荼亦甘,況逢苦筍十分甜。君看齒頰留馀味,端為森森正且嚴。
樓頭禁鼓試初撾,催草江淮督使麻。落紙一簾風雨疾,不知斜墨陣翻鴉。
羸病不堪金束腰,永懷江海舊漁樵。對床貪聽連宵雨,奏事驚同朔旦朝。大耿功名元自異,中茅服食舊相要。一封同上憐狂直,詔許昌言賴有堯。
敲門空過太史宅,曳杖卻上初陽臺。雷從葛仙井底起,雨自黃妃塔上來。官軍捷報銅鉈陌,山人酒瀉白螺杯。憑誰得知詩句好,山東李勛今有才。
萬里來持聘玉通,今宵賓燕為誰同。羌歌自醉天山北,漢節先隨斗柄東。半夜騰裝吹朔雪,平明躍馬向春風。使車少別無多戀,只隔燕南一信中。
人愁春去少花枝,我愛園林春晚時。嘉木陰陰吐新葉,好風微度綠參差。
連歲芙蕖照眼明,今年荷葉又青青。老夫去此無他戀,只憶看花水上亭。
雨來山為昏,雨罷山如洗。秋風欻已高,長空澹如水。其誰知此樂,勝處屬幽子。登臨無所詣,谿樓成徙倚。
憶昨攜兒寄小軒,兒今何在小軒存。喚爹若有褰裳語,戀母猶多淚席痕。兩樹桃花飛痛血,一山松影護游魂。銷凝良久忽如見,我與同歸家處村。
一味清風萬竹陰,自行自坐見初心。已拋仙侶枕名夢,能聽老陶琴外音。
夾路松杉護午陰,南風吹透樹中心。一聲婆餅焦何處,妙法蓮花此妙音。
倚檻清歌,一聲高遏行云住。長河傾注。不煞曦輪暑。燕寢清香,畫棟珠簾雨。人何處。一尊綠醑。滿眼青山暮。
舟移石頭岸,路轉馬鞍磯。惟有長干塔,相看未忍違。
山間萬點綴黃瓊,盡是秋光釀得成。殘暑滿城癡未退,一枝能使去兼程。
不見山居二十年,蒼髯玉面故依然。它年我定先君老,準擬虛名共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