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五和的詩詞(853首)

    61 《彭祖井(一本題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唐·皇甫冉

    上公旌節在徐方,舊井莓苔近寢堂。
    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
    清虛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長。
    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62 《彭祖井(一本題上有奉和王相公五字)》 唐·皇甫冉

    上公旌節在徐方,舊井莓苔近寢堂。
    訪古因知彭祖宅,得仙何必葛洪鄉。
    清虛不共春池竟,盥漱偏宜夏日長。
    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鼎獻明光。

    63 《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陽郡城西樓》 唐·耿湋

    茂德為邦久,豐貂舊相尊。
    發生傳雨露,均養助乾坤。
    曉肆登樓目,春銷戀闕魂。
    女墻分吏事,遠道啟津門。

    64 《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唐·張南史

    晚節聞君道趣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木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哀怨

    65 《和元郎中從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唐·王建

    半秋初入中旬夜,已向階前守月明。
    從未圓時看卻好,一分分見傍輪生。
    亂云遮卻臺東月,不許教依次第看。
    莫為詩家先見鏡,被他籠與作艱難。

    詠史懷古寫人

    66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奉獻兼呈李裴相公》 唐·權德輿

    一德承昌運,三公翊至尊。
    云龍諧理代,魚水見深恩。
    別墅池塘曉,晴郊草木蕃。
    溝塍連杜曲,茅土盛于門。

    67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 唐·韓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屃奰頑無風。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

    68 《月蝕詩效玉川子作(憲宗元和五年時為河南令)》 唐·韓愈

    元和庚寅斗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
    森森萬木夜僵立,寒氣屃奰頑無風。
    月形如白盤,完完上天東。

    69 《太原和嚴長官八月十五日夜西山童子上方玩月寄中丞少尹》 唐·歐陽詹

    西寺碧云端,東溟白雪團。
    年來一夜玩,君在半天看。
    素魄當懷上,清光在下寒。
    宜裁濟江什,有阻惠連歡。

    70 《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 唐·劉禹錫

    暮景中秋爽,陰靈既望圓。
    浮精離碧海,分照接虞淵。
    迥見孤輪出,高從倚蓋旋。
    二儀含皎澈,萬象共澄鮮。

    71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三月六日…愴曩游因投五十韻》 唐·元稹

    小年閑愛春,認得春風意。
    未有花草時,先醲曉窗睡。
    霞朝澹云色,霽景牽詩思。
    漸到柳枝頭,川光始明媚。

    72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罰俸西歸三月六日…愴曩游因投五十韻》 唐·元稹

    小年閑愛春,認得春風意。
    未有花草時,先醲曉窗睡。
    霞朝澹云色,霽景牽詩思。
    漸到柳枝頭,川光始明媚。

    73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五弦彈》 唐·元稹

    趙璧五弦彈徵調,徵聲巉絕何清峭。
    辭雄皓鶴警露啼,失子哀猿繞林嘯。
    風入春松正凌亂,鶯含曉舌憐嬌妙。

    74 《和汴州令狐相公新于郡內栽竹百竿拆壁開軒…七言五韻》 唐·白居易

    梁園修竹舊傳名,園廢年深竹不生。
    千畝荒涼尋未得,百竿青翠種新成。
    墻開乍見重添興,窗靜時聞別有情。
    煙葉蒙籠侵夜色,風枝蕭颯欲秋聲。
    更登樓望尤堪重,千萬人家無一莖。

    75 《重答汝州李六使君見和憶吳中舊游五首》 唐·白居易

    為憶娃宮與虎丘,玩君新作不能休。
    蜀箋寫出篇篇好,吳調吟時句句愁。
    洛下林園終共住,江南風月會重游。
    由來事過多堪惜,何況蘇州勝汝州。

    76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唐·白居易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
    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
    牛斗天垂象,臺明地展圖。

    77 《奉和韋侍御陪相公游開義五言六韻》 唐·李德裕

    羊公追勝概,茲地暫逍遙。
    風景同南峴,丹青見北朝。
    石渠清夏氣,高樹激鮮飆。
    念法珍禽集,聞經醉象調。
    偶分甘露味,偏覺眾香饒。
    為問毗城內,馀薰幾日銷。

    78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泉》 唐·儲嗣宗

    香味清機仙府回,縈紆亂石便流杯。
    春風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來。

    79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巢鶴》 唐·儲嗣宗

    千萬云間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飛。
    若逢茅氏傳消息,貞白先生不久歸。

    80 《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胡山》 唐·儲嗣宗

    犬入五云音信絕,鳳樓凝碧悄無聲。
    焚香古洞步虛夜,露濕松花空月明。

    * 關于五和的詩詞 描寫五和的詩詞 帶有五和的詩詞 包含五和的古詩詞(8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