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蕭蕭不醉歸,祗人阡陌卷旌旗。今朝故為勸農出,未與諸君泛酒池。
蓬蒿深處有人家,戶外蛛絲綱露華。數樹芭焦乾未得,長官親自見生涯。
老人聽讀勸農章,扶杖興言意味長。但愿門前少呼喚,自然工力到耕桑。
卻暑回飚入暮林,衰蟬無力尚微吟。不須更問秋多少,著蕊黃花已可簪。
雨滋時物各欣榮,小立方塘看水生。無數游魚隨去住,不容濠上有馀清。
旋落檐花夜正喧,參橫斗轉有更傳。了無人跡妨真夢,枕簟同參一味禪。
厚顏衰暑未甘衰,秋事于人卻有期。怯雨垂蕉全披靡,受風疏葦強扶持。
十年行地一虛舟,過眼風煙幾度秋。華發半從身外老,故山時得夢中游,
生涯自有餐霞法,歸計新傳種樹書。人境不應容拓落,五松山腳是吾廬。
秋凈霜空露曉姿,水光山氣總供詩。筆端幻出滄洲趣,賴有騷人慰所思。
身世浮云任去留,老來於此更悠悠。卻因削跡風波地,耳底風云得暫休。
靈均投老寄瀟湘,身后聲名日月光。被謗早知緣薏苡,引年誰復念菖陽。
便面南臺繚繞山,晚云歸盡遠空閑。晴嵐遍染參差玉,若比蒿陽季孟間。
飽飯茶甌到手空,緩尋芳事夕陽風。旋移絲竹深藏筍,漫長秋花遠避叢。
信手繙書老更便,卷書覓酒便頹然。一生百斛無馀事,只有殘編未忍捐。
執手群歌田舍兒,年豐米價不嫌低。飽舂白雪已歸市,晚割黃云猶枕畦。
官居城郭枕山根,嬉語兒童亦帶村。老子癡頑甘避俗,欲從社叟學方言。
漫漫長山去不分,欲於何處望閶門。寄聲蓮社還相憶,幾日歸鴻下故園。
扶筇欲過北山來,政賴詩囊一笑開。故走溪山尋勝景,為君攜向筆端來。
酒兵招我破愁城,頓覺春風拂面生。卻迫豺狼飛小艇,當知捩手又翻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