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臥南陽久,天回北斗高。廟堂更政化,巖谷起英髦。正色朝端肅,華巔國務勞。西州忽移翣,風木動悲號。
鼎鼐華元老,朝廷倚上臺。除疴得針砭,作解有風雷。尚冀松椿壽,誰令柱石摧。英靈參列宿,余惠在春臺。
賜告恩稠疊,聞喪上震驚。秋原無喜色,夜雨有悲聲。世路嗟存沒,公心達死生。蓬山預讎校,新見史書成。
高步朝廷上,羽儀鹓鷺行。精誠貫金石,素節履冰霜。爽氣今仍在,斯人沒不亡。嵩云自閑暇,長映讀書堂。
拙與世沈浮,登門十二秋。云天曾送上,風壑此來游。霄漢三臺坐,江湖萬里舟。摳衣已不及,慘愴逝川流。
智有不近名,賢有不踐跡。百年如飄風,誰作遠行客。所要在持久,以道自消息。吾師豈欺我,白首方學易。
一門真將相,天地間生之。表海太公望,封王郭子儀。□□堪襲閫,跨灶早持麾。福壽完終始,人□□□□。
乃公同此老,兩柱共擎天。初作二千石,才生十九年。漢陽□最大,嶺外帥何緣。極恨湖濱相,奸臣喜弄權。
□公三十歲,死守漢陽城。焉得江陵閫,能支鄂渚兵。椿庭才不起,槐府已無情。最恨木綿鬼,乾坤一擲輕。
昔仆叨名第,繄誰極作成。首捐登仕誥,誤掇別闈□。□□人皆喜,權臣獨不平。可憐身欲死,無以報平生。
大別登秋興,南樓望戰塵。興亡元有數,生死不無神。將相名千古,兒孫近百人。生靈活億萬,報豈止公身。
太師占歲驗律管,氣來姑洗聲猶短。野欠告病三月余,公堂嚴齋五日滿。相招禱雨陟南山,出城鞭馬追飛繖。林鳩怒鳴競逐婦,穴蟻移居自銜卵。
幾夕華星動紫躔,少微光入太微垣。帝臨便座延公袞,人喜安車到國門。懇敘官儀還漢節,親承需宴酌堯樽。朝家貴老超三代,惇史行看記善言。
圣代登庸年獨少,清時得謝齒尤高。官如中令躬無疾,文似司空思不勞。玉座案經涓對日,金壺加禮賜春醪。祝公倍享靈椿算,長副吾君序燕毛。
官崇真是帝王師,八十歸休亦未遲。不似孔光辭位日,早於姜望出封時。儀形昔已圖麟閣,稿草今應集鳳池。故府諸僚終有愧,甘陵猶欠紀功碑。
君臣一德千齡際,柱石三朝四紀中。天下重輕常系望,膝前謀議不言功。位高少有名兼美,體健方知福更隆。謾道汾陽貴且壽,若論勛考亦慚公。
久持邦柄擅斯文,卻掃丘園脫世紛。已用三篇作霖雨,回看萬事似浮云。何須棨戟榮歸路,自有旂常載舊勛。欲別延英猶造膝,老臣雖去不忘君。
厚重資天粹,忠清襲世芳。周臣言諤諤,漢相貌堂堂。見象中臺拆,傷時一鑒亡。罷朝仍制服,卹禮厚公王。
前日崇明路,初聞撤瑟時。兩宮馳道哭,三市輟舂悲。精爽騎箕尾,功名載鼎彝。誰修鳳池錄,直筆載蕭規。
文物衣冠萃一門,如公終始見輿言。三登慶歷三人第,四入熙寧四輔尊。繼世拜封前及后,并時當政弟連昆。漢袁楊與唐蕭杜,更有清風在裔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