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岳歸來得自如,仍然服色似芙渠。兒童癡絕牽衣問,腰下如何不見魚。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雖前輩深于詩者,未有此作。
哲理
岐江望平陸,百里千余嶺。蕭條斷煙火,莽蒼無人境。峰巒互前後,南北失壬丙。天秋云愈高,木落歲方冷。
國佐三公進,師臣一品歸。接賓妄素貴,還綬遠危機。憶奉追尊冊,當觀副輅旗。生榮人莫及,無恨掩泉扉。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書畫盈數車。我於是時多所閱,如今過目無遯差。石君屏上懷素筆,盤屈瘦梗相交加。蒼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魚蝦。
汾陽飽經術,賦性甚坦率。在昔舉神童,廣場推杰出。尚書誦在口,何論落自筆。總角取科名,弱冠紆纓紱。
瑯琊名父子,少孤起徒步。贄謁桑魏公,藻監非易與。撫頂久嘆惜,王楊許為伍。諸侯取為官,佐幕大名府。
誰似樊侯哲且明,解將勛業佐中興。自憐汩沒毛錐子,空對東風詠使能。
小酢銀槽新撥醅,帶糟郭索佐樽罍。一時送上天臺友,助對梅花人舉杯。
逢時頓足念松楸,節物頻遷只佐愁。衰草蒼煙非故里,短篷輕槳漫歸舟。
文簡風流未泯,公孫節氣誰班。當與皋夔佐舜,莫尋黃綺商山。
敬仲始鹽筴,豐財此權輿。端能佐經費,農末深相須。惟皇敘八政,國裕民無癯。誰其制低昂,江左今夷吾。
我今方從湖外歸,君行重向湖外去。湖南山水故佳絕,我獨茫茫畏長路。君行更過五嶺南,象郡我亦聞人談。縱令為郡真爾好,愿勿久留歸要早。
逢逢社鼓佐豐年,酒熟那逢釀雪天。擘橘煮雞償一醉,布衾烘暖抱孫眠。
馮郎墮馬長安歸,身病在床思奮飛。我時病墮忽兩月,幾度為渠驚倒衣。邵郎近墮橋頭宅,右足獨拳愁躡屐。三人墮馬渠最傷,畢竟墮同誰失得。
束書吾初走夷門,傾蓋得君恨不早。蘭溪駐馬復相逢,二紀飛馳如電埽。惜君憔悴力不任,顧我滄浪發先皜。憶昔同行氣頗驕,青驄馬快鞍韉好。
秋崖猶子蛟峰弟,同榜三人老弟兄。君玉中嘗辭直指,去言晚乃佐專城。
壯年期佐漢中興,豈謂蟠螭睡不醒。可惜滿床廷對稿,白頭翻錄道家經。
二圣臨熙運,元精降佐臣。人承太岳裔,生在敦牂辰。六紀登遐壽,三期秉大均。還騎箕尾去,仍值在蛇春。
西鄰擊鼓北鄰聽,飲馬持戈密相應。一朝奮躍事爭鋒,朔氣充盈夸戰勝。中原太平日已久,刃頓兵間空細柳。二疆款附歲奔馳,捆載金繒萃淵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