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一節的詩詞(779首)
682
《書事十首》 宋·劉克莊
不知邊信近何如,但見朝朝發虎符。
河北幾于九節度,漠南奚止五單于。
黑天肥瘞猶存孽,紅賊巢荒尚有雛。
安得四方皆猛士,旄頭掃盡一塵無。
683
《唐介》 宋·王令
以諫得罪者為誰,四海多作唐介詩。
俗兒口狹文字碎,欲狀介事語反卑。
嗟嗟我亦介之徒,此恨不助掀目眉。
三更燈死百慮息,四睫不交雙目眵。
684
《大松》 宋·王令
十尋瘦干三冬綠,一畝濃陰六月清。
莫謂世材難見用,須知天意不徒生。
長蛟老蜃空中影,驟雨驚雷半夜聲。
卻笑五株喬岳下,肯將直節事秦嬴。
685
《覽卷贈張山人》 唐·趙嘏
五字誰能摘,一枝猶未攀。
始知無價玉,出自有名山。
春靜煙花秀,夜深風月閑。
如何恃高節,垂老住云間。
686
《元日》 宋·陳與義
五年元日只流離,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飲屠蘇驚已老,長乘舴艋竟安歸。
攜家作客真無策,學道刳心卻自違。
汀草岸花知節序,一身千恨獨霑衣。
688
《游紫邏洞》 宋·陳與義
我不愿封萬戶侯,愿向紫邏從公游。
鄆州溪堂虢州洞,未有退之詩可留。
水近山流清澈底,竹飽千霜節如此。
廓廟之具千金軀,底事便著山巖里。
691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693
《李韻壽花堂》 宋·蘇轍
石上菖蒲十二節,仙人服之好顏色。
根如蟠龍不可得,葉中開花誰復識。
夫子自少讀道書,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轆轤,下入金鼎融為珠。
694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695
《高起居知廣州》 宋·楊億
作藩南越古稱雄,五管皆歸節製中,腰佩金龜三品綬,船開書鹢一帆風。
橘官手版趨塵遠,梅使星車附信通。
暫阻螭頭夾香案,清宵應夢未央宮。
699
《賀劉使君》 宋·黃公度
于門為國產英賢,淮海鍾靈五百年。
松竹千尋森氣節,江湖萬頃渺情田。
白頭未握封侯印,皂蓋猶分刺史天。
俗變農桑皆犢佩,家傳愷悌只蒲鞭。
* 關于五一節的詩詞 描寫五一節的詩詞 帶有五一節的詩詞 包含五一節的古詩詞(77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