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云旌的詩詞(1164首)
661
《天平山》 宋·范師道
萬物天地間,或有奇勝跡。
見賞能幾人,不止今與昔。
吳門多好山,天平為峻極。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663
《夜宴》 宋·龔宗元
兔魄侵階夜三刻,蜀錦堆香花院窄。
風動簾旌玳瑁寒,露垂蟲綱珍珠白。
美人匝席羅弦管,綺幄云屏爐麝暖。
只恐金壺漏水空,不怕鸞觴琥珀滿。
勸君莫負秉燭游,曾見古人傷晝短。
664
《石壁》 宋·胡瑗
李白好溪山,浩蕩旌川游。
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
英辭逸無繼,爾來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665
《送梅昌言出鎮太原》 宋·黃覺
五馬雍容出鎮時,都人爭看好風儀。
文章一代喧高價,忠直三朝受圣知。
帳下軍容生劍戟,門前行色擁旌旗。
云籠古戍黃榆暗,雪滿長郊白草衰。
出去暫開貔虎幕,歸來須占鳳皇池,鬢間未有一莖白,陶鑄蒼生固不遲。
668
《金石臺遙碧堂》 宋·黎道華
三真駕鶴朝上清,金童前導雙霓旌。
去如摶風不復返,至今霧雨愁青冥。
空山樓觀才煙靄,山根水作青羅帶。
道人綠發映方瞳,呼吸嵐光餐沆瀣。
669
《題文丞相吟嘯集》 宋·李謹思
南人不識兩膝貴,曲折百態卑且勞。
斯人護膝不護頭,故以頸血沾君刀。
蟠胸孤憤擘不碎,殺氣千丈纏旌旄。
援桴親鼓盡南海,背水更用蜑丁鏖。
670
《東湖》 宋·李澤民
四圍圖畫簇鮮妍,為托尖且匯眾川。
蟻運筧泥千嶂滿,虹牽堤勢兩山連。
旌旗耀日鼓鼙壯,冠蓋如云羅綺鮮。
才谫冒然興大役,幸而集事謝群賢。
671
《仙都山》 宋·劉參
古帝此登仙,霓旌不復還。
孤標蒼嶺外,屹立紫煙間。
上下形端柱,周回影轉環。
根疑連海嶠,頂欲突天關。
673
《觀儺》 宋·劉鏜
寒云岑岑天四陰。
畫堂燭影紅簾深。
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
金洼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674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劉騭
徐孺亭邊水石連,高名頻見野僧傳。
篋中書滿思安世,樓上詩成憶仲宣。
已說爛何忘意遠,定知焦尾用心專。
寒溪乘興云迎棹,秋夜娛賓月照筵。
676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呂祐之
幾朝旌表映門閭,更賞林園入畫圖。
遷詔總宜名讓水,樹巢多恐是慈烏。
花迎客館清香遠,竹繞書堂氣節殊。
我直紫垣無路到,亂云芳草隔洪都。
677
《題龍潭石巖》 宋·馬大同
攬轡觀風只課程,風云要挹楚鄉清。
晨旌幾礙觀山目,夜柝翻驚夢月情。
觀者寧知部使者,平生元是老書生。
滄浪何處無人識,欲往從之一濯纓。
678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679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 關于云旌的詩詞 描寫云旌的詩詞 帶有云旌的詩詞 包含云旌的古詩詞(11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