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云文的詩詞(56首)

    41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陽枋

    云山至寶非和璧,光耀煜天難毖密。
    一朝天子閘坤珍,此寶肯炎蜀人出。
    寶生蜀東六十年,蜀勢關吳妙陳述。
    蜀為頭目吳腹心,頭目清明腹心佚。

    42 《七夕鄭文振席上姬有楚云者為作三弄》 宋·方岳

    帝子經年別,秋風遠客情。
    斷云含宿雨,古木落寒聲。
    河漢低逾潤,江潮夜未平。
    巫云莫吹笛,吾意正凄清。

    43 《蒙齋習庵皆有詩在慈云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 宋·陳著

    習老蒙翁兩達尊,借他僧偈說慈云。
    一番入寺一感愴,細讀古碑端憲文。

    44 《蒙齋習庵皆有詩在慈云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 宋·陳著

    景照堂中憩佛騷,闌干憑處接云高。
    賦詩時會苦吟甫,破約難留嗜酒陶。

    45 《崇福寺大用堂乃魏文節祠舊有半床云一窗月在》 宋·陳著

    魯公香火寺,便道幾經行。
    樹老存高節,碑全見太平。
    浮云從變化,古月自分明。
    賴有文孫在,毋忘大用名。

    46 《戀繡衾 曹幼文以庚午歲,太初老禪、洎云西》 元·邵亨貞

    求予追和。
    屈指三十余年,三老仙去久矣,今昔之感,不能己于言也。
    時重逢元夜心暗驚。
    憶當年、諸老放晴。

    47 《天平山謁范文正祠登白云亭》 宋·葉茵

    為謁先儒馬鬣塋,倚藤得得上天平。
    直疑寺外崚嶒石,猶是胸中數萬兵。
    松障四開心目快,山泉一歃骨毛清。
    坐間恰動思親念,隱隱白云何處生。

    48 《黃茶陵死寇吳荊溪作碑祭文云斥彼懦夫提此英》 宋·陳杰

    十年三令尹,王事厄還期。
    只為生人重,非貪死節奇。
    冷云回雁處,妖雨泣鵑時。
    提得英魂在,邦侯一片碑。

    49 《送胡云峰炳文錄廣信二首》 宋·方回

    蓋輿上下立乾坤,眼底無人可與論。
    分數不難升地位,絲毫未易見天原。
    因重文字窮羲畫,速肖生徒半孔門。
    斗食泮池何足凂,晦庵異姓要云孫。

    50 《送胡云峰炳文錄廣信二首》 宋·方回

    近沿關洛至乾淳,遠探羲圖未畫真。
    自古斯文元有種,即今所學不無人。
    轉移鸮泮希起起,判斷鵝湖正論□。
    □□諸生仕鄰國,變齊同囿杏壇春。

    51 《徐德文索雪罔詩云已得復失余尋舊足亦無見想》 宋·陸文圭

    雪飛不擇地,因高勢易積。
    玉龍二百丈,橫臥前山漁。
    隨香去尋梅,路白無行足。
    名笛吹一聲,驚裂蒼岸石。

    52 《留姜山怡云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 宋·釋寶曇

    怡云未至有人傳,一笑伽梨落半肩。
    夢里亦知為此客,起來歡喜不成眠。

    53 《留姜山怡云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 宋·釋寶曇

    天遣今年到五夫,還如雪后望西湖。
    磬庵老子今詩伯,紅葉盈庭許屢書。

    54 《次韻李公擇謝黃學士惠文潞公所送密云小團一》 宋·蘇頌

    小團品外眾茶魁,宅相分從宰相來。
    南省同僚得傳玩,朵頤終日味山雷。

    55 《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宋·王阮

    憶扶湘竹杖,共扣趙州關。
    山好不容住,水流今載還。
    卻從天上下,似出鏡中間。
    笑問楊扶子,何時再得閑。

    56 《云居還值旱懷舊游寄楊文仲二首》 宋·王阮

    四野盡龜兆,一天常火云。
    夜涼清似水,晝旱氣如焚。
    龍懶漸無用,天高寂不聞。
    我無田可慮,只慮眾紛紛。

    * 關于云文的詩詞 描寫云文的詩詞 帶有云文的詩詞 包含云文的古詩詞(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