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云云的詩詞(3647首)

    441 《送云卿上人游安南(一作送僧游南海)》 唐·李洞

    春往海南邊,秋聞半夜蟬。
    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
    島嶼分諸國,星河共一天。
    長安卻回日,松偃舊房前。

    442 《題云際寺》 唐·李洞

    開門風雪頂,上徹困飛禽。
    猿戲青冥里,人行紫閣陰。
    臘泉冰下出,夜磬月中尋。
    盡欲居巖室,如何不住心。

    443 《聽妓洞云歌》 唐·布燮

    嵇叔夜,鼓琴飲酒無閑暇。
    若使當時聞此歌,拋擲廣陵都不藉。
    劉伯倫,虛生浪死過青春。
    一飲一碩猶自醉,無人為爾卜深塵。

    444 《題孤云絕頂淮陰祠》 唐·王仁裕

    一握寒天古木深,路人猶說漢淮陰。
    孤云不掩興亡策,兩角曾懸去住心。
    不是冕旒輕布素,豈勞丞相遠追尋。
    當時若放還西楚,尺寸中華未可侵。

    445 《西川座上聽金五云唱歌》 唐·陳陶

    蜀王殿上華筵開,五云歌從天上來。
    滿堂羅綺悄無語,喉音止駐云裴回。
    管弦金石還依轉,不隨歌出靈和殿。

    446 《宿廬山白云峰重道者院》 唐·李中

    絕頂松堂喜暫游,一宵玄論接浮丘。
    云開碧落星河近,月出滄溟世界秋。
    塵里年光何急急,夢中強弱自悠悠。
    他時書劍酬恩了,愿逐鸞車看十洲。

    447 《云》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
    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

    448 《夏云》 唐·李中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
    多謝好風吹起后,化為甘雨濟田苗。

    449 《春云》 唐·李中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
    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450 《云》 唐·幸夤遜

    因登巨石知來處,勃勃元生綠蘚痕。
    靜即等閑藏草木,動時頃刻遍乾坤。
    橫天未必朋元惡,捧日還曾瑞至尊。
    不獨朝朝在巫峽,楚王何事謾勞魂。

    451 《宋·謝澹云霞友》 唐·孫元晏

    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
    緣何喚作云霞友,卻恐云霞未似君。

    452 《賦得御制句朔野陣云飛》 唐·何象

    塞日穿痕斷,邊鴻背影飛。
    縹緲浮黃屋,陰沈護御衣。

    邊塞戰爭愛國思鄉

    453 《凌云寺》 唐·李習

    古寺臨江間碧波,石梯深入白云窠。
    僧禪寂寂無人跡,滿地落花春又過。

    孤獨懷念友人

    454 《次青云驛》 唐·蔣吉

    馬轉櫟林山鳥飛,商溪流水背殘暉。
    行人幾在青云路,底事風塵猶滿衣。

    455 《湘云》 唐·吳商浩

    □滿湘江云瑩空,紛紛長對水溶溶。
    日西遙望自歸處,盡掛九疑千萬峰。

    456 《晚霽登汝南大云閣》 唐·賈彥璋

    禪宮新歇雨,香閣晚登臨。
    邑樹晴光起,川苗佳氣深。
    水包城下岸,云細郢中岑。
    自嘆牽卑日,聊開望遠心。

    457 《鳳歸云二首》 唐·滕潛

    金井欄邊見羽儀,梧桐枝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憐文彩,畫與佳人刺繡衣。
    飲啄蓬山最上頭,和煙飛下禁城秋。
    曾將弄玉歸云去,金翿斜開十二樓。

    458 《春云》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
    勢移青道里,影泛綠波中。
    夕霽方明日,朝陽復蔽空。
    度關隨去馬,出塞引歸鴻。
    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
    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459 《登云梯》 唐·湯洙

    謝客常游處,層巒枕碧溪。
    經過殊俗境,登陟象云梯。
    步步勞山屐,行行躡澗霓。
    迥臨天路廣,俯眺夕陽低。
    賞詠情彌愜,風塵事已睽。
    前修如可慕,投足固思齊。

    460 《登云梯》 唐·殷琮

    碧落遠澄澄,青山路可升。
    身輕疑易蹋,步獨覺難憑。
    邐迤排將近,回翔勢漸登。
    上寧愁屈曲,高更喜超騰。
    江樹遙分藹,山嵐宛若凝。
    赤城容許到,敢憚百千層。

    * 關于云云的詩詞 描寫云云的詩詞 帶有云云的詩詞 包含云云的古詩詞(36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