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云云的詩詞(3647首)

    21 《游云門寺》 唐·宋之問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
    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
    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

    22 《云》 唐·李嶠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
    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23 《云》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
    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
    飛感高歌發,威加四海回。

    24 《詠云》 唐·董思恭

    帝鄉白云起,飛蓋上天衢。
    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
    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25 《云》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26 《于紫云觀贈道士》 唐·駱賓王

    碧落澄秋景,玄門啟曙關。
    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還。
    羽蓋徒欣仰,云車未可攀。
    只應傾玉醴,時許寄頹顏。

    送別同情

    27 《賦得白云抱幽石》 唐·駱賓王

    重巖抱危石,幽澗曳輕云。
    繞鎮仙衣動,飄蓬羽蓋分。
    錦色連花靜,苔光帶葉熏。
    詎知吳會影,長抱穀城文。

    28 《賦得春云處處生》 唐·駱賓王

    千里年光靜,四望春云生。
    槧日祥光舉,疏云瑞葉輕。
    蓋陰籠迥樹,陣影抱危城。
    非將吳會遠,飄蕩帝鄉情。

    29 《詠云酒》 唐·駱賓王

    朔空曾紀歷,帶地舊疏泉。
    色泛臨碭瑞,香流赴蜀仙。
    款交欣散玉,洽友悅沉錢。
    無復中山賞,空吟吳會篇。

    30 《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云》 唐·駱賓王

    南陸銅渾改,西郊玉葉輕。
    泛斗瑤光動,臨陽瑞色明。
    蓋陰連鳳闕,陣影翼龍城。
    詎知時不遇,空傷流滯情。

    31 《詠云》 唐·于季子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
    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
    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
    愿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32 《詠云》 唐·于季子

    瑞云千里映,祥輝四望新。
    隨風亂鳥翅,泛水結魚鱗。
    布葉疑臨夏,開花詎待春。
    愿得承嘉景,無令掩桂輪。

    地名抒情流放

    33 《慶云章》 唐·陳子昂

    昆侖元氣,實生慶云。
    大人作矣,五色氤氳。
    昔在帝媯,南風既薰。

    34 《唐享太廟樂章·景云舞》 唐·張說

    景云霏爛,告我帝符。
    噫帝沖德,與天為徒。
    笙鏞遙遠,俎豆虛無。
    春秋孝獻,回復此都。

    35 《宋主簿鳴皋夢趙六予未及報而陳子云亡今追…貽平昔游舊》 唐·盧藏用

    暮川罕停波,朝云無留色。
    故人琴與詩,可存不可識。
    識心尚可親,琴詩非故人。
    鳴皋初夢趙,蜀國已悲陳。

    36 《詠云》 唐·李邕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
    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
    風動必飛去,不應長此留。

    37 《云陽驛陪崔使君邵道士夜宴》 唐·張子容

    一尉東南遠,誰知此夜歡。
    諸侯傾皂蓋,仙客整黃冠。
    染翰燈花滿,飛觴云氣寒。
    欣承國士遇,更借美人看。

    38 《奉和崔司馬游云門寺》 唐·孫逖

    系馬清溪樹,禪門春氣濃。
    香臺花下出,講坐竹間逢。
    覺路山童引,經行谷鳥從。
    更言窮寂滅,回策上南峰。

    39 《酬萬八賀九云門下歸溪中作》 唐·孫逖

    晚從靈境出,林壑曙云飛。
    稍覺清溪盡,回瞻畫剎微。
    獨園馀興在,孤棹宿心違。
    更憶登攀處,天香滿袖歸。

    40 《春初送呂補闕往西岳勒碑得云字》 唐·孫逖

    刻石記天文,朝推谷子云。
    篋中緘圣札,巖下揖神君。
    語別梅初艷,為期草欲薰。
    往來春不盡,離思莫氛氳。

    * 關于云云的詩詞 描寫云云的詩詞 帶有云云的詩詞 包含云云的古詩詞(36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