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隱青山,宴坐咀白石。不知幾何年,人猶訪遺跡。顧我頑鈍姿,但知能肉食。回首仰高風,捫心有慚色。
道人壓塵紛,萬乘挽不住。愧我未得歸,見之愈增慕。奎畫儼若新,真容宛如故。舊隱雖寂寥,山靈尚可護。
淵明事南畝,躬自獲巖隈。雖復竭吾力,卻得舒我懷。所收既不薄,卒歲事可諧。隣家相慰勞,競持酒與雞。
此邦是處見蛾眉,獨有斯亭見處寄。對此已添離別恨,可堪更值夕陽時。
光陰過眼似奔輪,誰保生前夢幻身。四老共成三百歲,一時已勝萬千人。得閒對酒須拼醉,乘健看花莫厭頻。勿謂病多衰已甚,尚堪開口送殘春。
東風才解凍,農事已開端。田夫競力作,不獲須臾安。淵明于是時,亦豈容坐觀。日出負耒去,入夜乘牛還。
退處固云樂,未免嘆索居。賴有陳使君,情親如友于。自應長相見,豈謂各一隅。我雖事跧伏,閉門懶問涂。
人皆有還往,我獨無所之。若不見君子,誰與同襟期。嗟我已衰老,無復少壯時。縱使善衛養,豈能長在茲。愿言時命駕,容我親色辭。我已不強酒,從今君莫疑。
獨抱麟經三十年,發揮褒貶勒成編。休嗟當世知音少,自有遺書后代傳。
君不見昔日泰山孫先生,蹭蹬窮途道未行。讀書有志破萬卷,置錐無地可躬耕。高堂親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長營營。睢陽客舍一再過,牢落誰人如姓名。
憶昔未冠隨親庭,采芹曾挹泮水清。仰高先圣空有志,逮仕才能脫白丁。三釜及親雖可喜,抗塵不復論書史。舊游恍若一夢中,十載何期兩來此。
高牙大纛拂層云,樽酒相逢楚水濱。千里江山俱入眠,一天風月解留人。橫吹玉笛漁船晚,醉擁金釵綺席春。此地謫仙歸去后,誰知今日興尤新。
來時惟愛古松青,去日新松種已成。令尹若能終此意,清風著處會各名。
平日衰遲眾所憐,偶逢亨運亦騰騫。七旬已過宜休矣,一出不歸終溘然。幸免煩言全晚節,且無多病惱殘年。直須更作投簪計,莫待將身到九泉。
老子年來百念灰,尚懷月觀與風臺。良辰只恐轉頭過,好景還欣入眼來。幾席坐窮千里勝,軒窗高揖四山開。公余不厭頻登眺,要伴諸君醉百回。
又是人間八月秋,西風萬里殘暑收。簿書汩沒日復日,忽逢佳節聊舉頭。開樽喜有賓僚共,準擬延月歸城樓。姮娥何事苦相惱,使我珠簾空上鉤。
來守江山恰二年,同僚何幸得諸賢。屢邀風月供吟筆,幾度江山棹酒船。自分衰頹今老矣,可堪離索更凄然。青云有路平如砥,公等應須早著鞭。
去年勸相到云根,滿樹花光欲照人。料得今年花更好,無端風雨阻行春。
颼颼萬峰頂,宇宙盡聞聲。會得真消息,知予是強名。
霜余日初杲,遮留人擁道。公來春向闌,公去秋垂老。公當侍丹墀,正人國之寶。行行那得留,仍視玉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