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的詩詞(25471首)

    381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時文唯晉。
    天祚有祥。
    圣宰作弼。
    受言既臧。
    有赫斯庸。
    勛格昊蒼。
    景物臺暉。
    棟隆玉堂。

    382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惟帝思庸。
    大興光迪。
    圣敬遠躋。
    神道玄邈。
    思媚三靈。
    誕膺天篤。
    嘉命既辱。
    王人言告。

    383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翼翼王人。
    言告惟慕。
    公輿駕言。
    乃眷斯顧。
    華旗飛藻。
    鳴鸞振路。
    騑騑駟牡。
    噓天載步。

    384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我有高夏。
    如云斯薈。
    雕軒戾止。
    薄言嘉會。
    問誰在宴。
    惟俊惟乂。
    豐俎殷薦。
    獻酬交泰。

    385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攸攸昊天。
    南正興言。
    朱明有曄。
    萬葉翠繁。
    昌云垂天。
    凱風熙顏。
    王臣在此。
    貽宴于歡。

    386 《大安年夏四月大將軍出祖王羊公于城南堂》 魏晉·陸云

    懸象西頹。
    虞淵納景。
    嘉樂未晞。
    嚴駕已整。
    行矣征人。
    身乖路永。
    飛驂顧懷。
    華蟬引領。
    遺思北京。
    結轡臺省。

    387 《十月望十月朔百舌群鳴連日臘朔之夜雷電徹》 明·徐渭

    萬歷十八年十月之朔,百舌聲聲叫如昨。
    如朋喚友互答應,乃是氣機使然諾。
    百舌小鳥爾,顓頊使之敢不聽。
    雷電本大物,蟄藏已久矣。

    388 《對酒首劇眩以來,已三年矣·近復一蹶,前》 當代·啟功

    去年唱罷鼓盆歌,也擬從頭戰病魔。
    心放不開難以鐵,淚收能盡定成河。
    終歸火葬新規律,近距瘋癱剩幾何。
    血壓不高才百,未妨對酒且婆娑。

    389 《壬寅七月日予因過東□少休壽圣時秋陽》 宋·曹省

    英靈何事臥云深,一舉曾空萬里陰。
    阡陌相望苗就槁,蒼生應待作商霖。

    390 《元符月七日按部過邛州火井縣三友堂小》 宋·頓起

    七盤一何高,蒼翠凈寥廊。
    夜雨濯杉檜,春風散芝藥。
    細云散巖色,細逕度危筰。
    邑改井已泥,空余漢城郭。

    391 《贈廣都寓舍賢婦喻詩》 宋·頓起

    嘗聞趙清獻,恤孤慰亡友。
    至今西蜀人,談美不容口。
    喻出儒家,清貧一無有。
    零丁依老姑,破屋僧堂后。

    392 《弼竊覽長篇斷章有十人中第人之句又賦一》 宋·富弼

    偶我年齡雖第一,在公勛德自無雙。
    不推行業終難敵。
    富貴康寧亦可降。

    393 《紹熙癸丑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春風今日扇微和,觸目江山發興多。
    如畫幽巖無十里,輕衫短帽得婆娑。

    394 《紹熙癸丑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偶尋三逕到陽華,碧玉珍瓏真可家。
    追想舊游如夢寐,摩挲石刻但咨嗟。

    395 《紹熙癸丑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巖下留連且盡歡,不知紅日半銜山。
    歸時林壑風煙暝,賴有昏雅相伴還。

    396 《紹熙癸丑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我老思為漫浪翁,暫來卻恨去匆匆。
    山頭日色赤如血,照映川原草木紅。

    397 《紹熙癸丑十六日蔣助教言正招游陽華婆》 宋·李長庚

    我識陽華六十年,當時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無恙,華發蒼顏只自憐。

    398 《樂庵所茂柳影及松梅畫因作絕摹作砑花箋》 宋·李衡

    崔嵬霜干欲凌云,俯映寒梢數尺春。
    須信蒼髯凈明老,坐中容有散花人。

    399 《成都遨樂詩十一首·十八日竭生祿祠游凈》 宋·田況

    千騎出重闉,巖祠凈宇鄰。
    映林沽酒斾,迎馬獻花人。
    艷日披江霧,香飚起路塵。
    韶華特明媚,不似遠方春。

    400 《贈黃孫處士》 宋·張及

    公高節厭喧卑,同寄蕭宮共展眉。
    玉樹冰壺齊品格,野云臯鶴本追隨。
    泉流指下何人賞,岳峭毫端祇自知。
    綣戀賢侯美風教,故山歸去尚遲遲。

    * 關于二的詩詞 描寫二的詩詞 帶有二的詩詞 包含二的古詩詞(2547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