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陵的詩詞(435首)

    381 《金陵雜興二百首》 宋·蘇泂

    一門子孝更臣忠,廟食分明百世功。
    任是清虛亡晉室,只留卞壺在江東。

    382 《金陵雜興二百首一百四十七》 宋·蘇泂

    方橋一派水縈紆,客散亭空清夜徂。
    二十五聲春點靜,月明池上柳疏疏。

    383 《金陵雜興二百首一百四十八》 宋·蘇泂

    飛梁誰字小垂虹,波面蜿蜒去不窮。
    一段風煙無處覓,鴛鴦鸂鶒在其中。

    384 《金陵雜興二百首一百四十九》 宋·蘇泂

    南臺北榭隔飛煙,綠水朱橋思渺然。
    月下閑來看箕斗,傍人指點似神仙。

    385 《頃在金陵郡齋與黃觀復夜坐漏箭下一二十刻率》 宋·蘇泂

    映雪工夫久已無,引錐自刺一何愚。
    青燈一盞書狼藉,畫作金陵瞌睡圖。

    386 《開慶元年二兒自白水之江陵間作數語送行且勸》 宋·陽枋

    舉家出三峽,去鄉二千里。
    卜筑罄囊資,茍全留白水。
    誅茅炊赤稻,{左禾右夷}稗日嵌齒。
    芥根主鼎實。

    387 《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 宋·李曾伯

    慈恩得雋綠衣歸,凡客南來罕似之。
    名氏已標希呂第,文化要繼幼安詩。
    行登袞袞諸公上,毋鄙區區一尉卑。
    踏雪同來子先去,夢隨鞭影過江湄。

    388 《送郭靖父還金陵二首》 宋·李曾伯

    憶昨相從戎馬間,屢披錦誥慰蒼顏。
    煙塵歷遍疆陲役,風雪同諳道路艱。
    子負此名心已白,我成何事鬢徒斑。
    一杯握手無它祝,歸為移文問北山。

    389 《和江陵闕干風雨問訊虛舟韻二首》 宋·李曾伯

    使君簾幕鎖香篝,廣馬千金制一裘。
    好是孤燈風雨夢,夜深直度野人舟。

    390 《和江陵闕干風雨問訊虛舟韻二首》 宋·李曾伯

    無人載酒到聯轡,有客攜琴午扣扉。
    卻羨渚宮魚為樂,菰蒲深處日相依。

    391 《題嚴子陵釣臺二首》 宋·陳著

    才得心安便是通,乘龍非貴釣非窮。
    那知碌碌樊鱗者,盡在先生不釣中。

    392 《題嚴子陵釣臺二首》 宋·陳著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暫時雄。
    東都二百年名節,全在桐江一釣風。

    393 《癸巳七月送姚廉訪移司金陵二首》 宋·黎廷瑞

    十載孤懷郁不開,二年談麈得重陪。
    亦知久聚難為別,縱復相逢有此回。
    野老共遮驄馬路,仙翁合管鳳凰臺。
    慈湖相見如相問,已約鐘山探早梅。

    394 《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 宋·王炎

    旌陽峰下水成淵,可約鳧鷗共一川。
    種秫漸營浮蟻甕,結茅重理蠹魚編。
    敢期晤晤方傾蓋,遽有新詩當贈鞭。
    仰望青云多鼎貴,無由換骨學飛仙。

    395 《次韻巴陵羅簿送行二首》 宋·王炎

    削去浮夸意味真,襟期殊不似今人。
    慶傳于后珠成樹,德潤其身玉有筠。
    在昔雁行嘗并進,只今鶴發獨相親。
    仕雖不達俱強健,剝復何須問大鈞。

    396 《送房陵倅韋同年二首》 宋·王炎

    白玉難求市,青云緩作程。
    小煩乘別駕,遠去護邊城。
    斥堠烽煙冷,譙門鼓角清。
    采桑遺戒在,約束要堅明。

    397 《送房陵倅韋同年二首》 宋·王炎

    德齒皆兄我,曾聯淡墨名。
    揮犀方晤晤,浮鷁又催行。
    今日惟櫜矢,何人更請纓。
    戰塵猶未息,北望若為情。

    398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宋·王炎

    客里歲月晚,春生梅柳枝。
    弟兄嗟別久,兒女話歸遲。
    拙直將安用,飛騰敢自期。
    老支剛笑我,底事作癡兒。

    399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宋·王炎

    容膝非無地,安心即是家。
    焚香翻貝葉,汲水養梅花。
    無客同持酒,呼僧共煮茶。
    夜寒燒木佛,誰是老丹霞。

    400 《道次舂陵懷古二首》 宋·宋庠

    郁郁舂陵舊帝家,黍離千古此興嗟。
    蕭王何事為天子,本愛金吾與麗華。

    * 關于二陵的詩詞 描寫二陵的詩詞 帶有二陵的詩詞 包含二陵的古詩詞(4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