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寒吟至曉,獨立思冥冥。浪聒風兼水,光搖火似星。微勞何足嘆,大患累曾經。更念行船者,筋骸不暫停。
櫓聲戛鵝鸛,風緊已為霜。少假愁人寐,焉知旅夜長。天寒星燁煜,江闊樹微茫。底用胥濤急,吳亡越不亡。
我亦七旬老,公為兩歲兄。共知吾輩拙,各賴此心平。江海逃簪紱,乾坤寢甲兵。喜逢又惜別,久幸蔭宗盟。
兵間曾脫死,不意各年高。未覺才全盡,猶能氣頗豪。有詩嘗互看,無酒可同遨。吳越相思夢,誰云隔夜濤。
麥隴東風半展須,桃紅柳綠自相於。耕犂歇午炊煙起,斷岸溪頭人釣魚。
溪頭亭匾佳山水,水繞山圍巷陌清。晚向酒旗向處泊,畫樓更點亦春聲。
學者學為孝,諸生久講明。謁歸二十輩,毋乃為陽城。
禮經稱孝子,不服闇登危。所以九折阪,囘車不敢馳。
襤襂衣,能多少。破不盡,補不了。新羅夜半日輪紅,線路何曾穿得透。
骨相寒,毳寒衲。不朝陽,難提掇。正與麼時,大地火發。
休將水乳試鵝王,妙識醇醨別有方。本地不消春氣力,靈枝劫外有余芳。
師曠離婁不我徒,照然罔象得玄珠。心萌口擬成途轍,底事圓明異有無。
穴鼻針,無縫襖。一線紅日頭,聯得似恰好。
離披披破骨董,補一孔了又一孔。三竿紅日透籬邊,看來何止七八重。
歸夢涉遠道,青山非故廬。歲時筋力減,日夜鬢毛疏。且免編民役,休論邸報除。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陰虛。
淮上陂陁百畝岡,誰言形勢占高強。郊居擬卜東陽宅,屋壁將營闕里堂。四面松篁分種藝,百家圖籍待收藏。何人欲課三冬學,向此潛心事素王。
翟市西傍一徑開,偶攜親友陟崔嵬。莫言第舍衡門陋,已有仙翁步屧來。日欲銜山回返照,風還吹雨壓浮埃。才歸便得詩盈軸,氣猛才豪豈易陪。
謾夸三島冠靈鰲,咫尺在岡去靡勞。若使南陽人獨臥,風云寧隔海山高。
渭城凄咽不堪聽,曾送征人萬里行。今日玉關長不閉,誰將舊曲變新聲。
三尺冰紈一絕詩,翩翩車馬送行時。尊前懷古間開卷,見盡關山遠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