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薪圖養母,何許得貂蟬。知在采薪處,庸非吉兆然。
既不忍飲乳,還能知奉親。何曾自不教,端是出天真。
禮經條七出,叱狗不言焉。一旦鮑妻去,那知在母前。
自非易寒暑,示始解衣襟。不謂母疾久,三年惟一心。
不疑固嚴吏,如不順親何。圖得母喜笑,平反敢不多。
為爾有令德,存心孝且恭。推之施有政,往矣尹茲東。
誰知學進處,不在好為師。好把銘心底,分明說與伊。
故寧戚以儉,罔或易而奢。致得千載下,人稱問禮家。
兒貌酷類父,母知兒不知。可堪引鏡照,正復益兒悲。
儻非親所樂,至枉道而行。雖以三牲養,難辭不孝名。
夜直藉藁寢,入朝徒跣行。雖知迫明詔,可惜欠陳情。
豈其伐與國,獨不念先君。想得還師去,難堪此語開。
豈如吾父子,歸老故鄉笛。一聽知足誨,欣然從大人。
懷歸將父母,四牡苦騑騑。是我心中事,君從何處知。
孰識東坡第一仙,謫來儋耳久悠然。潛心學易忘憂患,筑屋閑居度歲年。興遣不為哀屈事,情高嘗見和陶篇。拜公遺像渾如在,曾與鄉人恭敬賢。
公已歸為玉局仙,茂林喬木自蒼然。鄉時寓客共千載,今日新堂恰百年。鐵畫銀鉤三大字,金章玉局一佳篇。遠煩幾似真雙美,后世應知兩并賢。
世傳壽可三松倒,此語難為常人道。人能百歲自古稀,松得千年未為老。我移兩松苦不早,豈望見渠身合抱。但憐眾木總漂搖,顏色青青終自保。
宋興古剎今長干,靈曜喜殿荒檀欒。二泉相望棄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盤。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車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見甃甓完。
東坡無地頓危身,天賜黎山活逐臣。萬里鯨波隔希奭,千年桂酒吊靈均。精忠塞得乾坤破,日月伴渠文字新。秪個短檐高屋帽,青蓮未是謪仙人。
先生初落海南垂,茅屋三間不到伊。更有高堂懸畫像,幸無過客首新詩。古來賢圣皆如此,身後功名屬阿誰。底事百年譚太守,卻教賓主不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