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致的詩詞(115首)

    81 《挽致政朱司戶二首》 宋·王邁

    枕上功名淚不乾,鏡中勛業老猶看。
    起家喜有千金子,入手纏沾九品官。
    袞袞天朝來晚賁,匆匆人事異悲歡。
    最憐當日稱觴處,桂茂蘭芳萱草殘。

    82 《挽致政朱司戶二首》 宋·王邁

    一生鐵硯費磨銑,老去耽書廢食眠。
    不惜空門求利果,只將心事博長年。
    思賢已矣悲行路,福善昭然有老天。
    他日兒孫須鼎貴,燕山陰德勝流傳。

    83 《挽龔致政二首》 宋·李曾伯

    師友龜山出,世家熊楚來。
    決科輕地芥,種德付許槐。
    祿享千鐘養,年登九袠開。
    可為朝野惜,袖手老其才。

    84 《挽龔致政二首》 宋·李曾伯

    繡節榮分使,斑衣喜拜親。
    方將昌厥后,豈必在其身。
    其館仙游遠,佳城瑞氣新。
    九原看厚報,袞袞耀絲綸。

    85 《黃致政挽詩二首》 宋·王炎

    后學資模楷,先生久里居。
    兩兒聯玉筍,三命佩銀魚。
    米廩無重席,蓬山孰校書。
    如何遺此老,宰木遽蕭疏。

    86 《黃致政挽詩二首》 宋·王炎

    祿養更迎侍,消搖介壽康。
    壯圖雖偃屈,潛德竟輝光。
    可惜今埋玉,無由自奠觴。
    他年觀上冢,千騎擁龍岡。

    87 《次韻和丁右丞因贈致政張少卿二首》 宋·宋庠

    幾年辭寵解華紳,佛忍莊恬共嗇神。
    歲晏始知松柏茂。
    凌云高節不關春。

    88 《次韻和丁右丞因贈致政張少卿二首》 宋·宋庠

    芝術新園御陌東,飄然云鶴此相從。
    貴交亦有功成約,林下他年或見容。

    89 《致政張郎中惠親畫墨竹二{左巾右上宀下登}以》 宋·宋庠

    南宮仙老本多才,素幅珍紈繪境開。
    高節自緣心匠出,野叢還擁筆端來。
    掛馀粉籜疑飄席,玩久風枝欲掃苔。
    俗眼莫驚無藻麗,歲寒顏色抵瓊瑰。

    90 《雙楠送何致遠歸陜西二首》 宋·張嵲

    亂后生涯似轉蓬,何堪送客值秋風。
    含悽試看東歸路,只見青山繞漢中。

    91 《雙楠送何致遠歸陜西二首》 宋·張嵲

    日落邊城旌旆愁,漢家鐵馬正防秋。
    殷勤送子西征路,努力班超萬里侯。

    92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餞之余口復到》 宋·張嵲

    憶昔游河梁,對床三夜語。
    平生慷慨心,遠別顏亦苦。
    朔風黃葉深,尚記軀車去。
    君行已映林,我首猶屢顧。

    93 《致爽亭二首》 宋·張嵲

    霧豁空江平,楚疏遠山出。
    龍溪夜來雨,爽氣侵衣濕。

    94 《致爽亭二首》 宋·張嵲

    桑枯落洲渚,澄潭漁艇集。
    幽禽忽飛來,斜日水光溢。

    95 《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 宋·陳傅良

    簪笏相摩入殿廬,人皆自笑此區區。
    豈無只字踰華袞,未必千種勝飯蔬。
    君見北山多后倦,誰如東里竟先驅。
    追隨曳履枌榆社,猶及香山退傳無。

    96 《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 宋·陳傅良

    巋然名節萬人尊,詩落文昌帝九閽。
    耄及衛公還失策,早如疎傳亦傷恩。
    華文延閣如今少,神武修門自古存。
    我與東樓最欣慕,掖垣燈火幾同論。

    97 《賀陳子揚致仕追贈父母二首》 宋·劉宰

    一笑相逢意自親,別來庭樹幾枯榮。
    流傅郢客陽春句,想見鴟夷萬里情。
    賣傅才能通國體,柳州文字占時名。
    何如一棹洮湖去,獨泛滄波弄月明。

    98 《賀陳子揚致仕追贈父母二首》 宋·劉宰

    一念平生在報親,九原今日喜追榮。
    鼎來天上維新渥,足慰人間罔極清。
    康樂兄弟傅絕唱,胡威父子擅清名。
    君家盛事人難及,倦客聞風亦眼明。

    99 《與潘王二丈同游南康郡圃致爽亭》 宋·陳宓

    瀑秩秩而可聞,山靡靡而旁繞。
    待皓月于臺端,睇明河于木杪。

    100 《讀陶集愛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二曰空服》 宋·方回

    金英足可換君骨,綠醑寧當腐我腸。
    空服九華無九醞,帝鄉何似醉為鄉。

    * 關于二致的詩詞 描寫二致的詩詞 帶有二致的詩詞 包含二致的古詩詞(11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