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老的詩詞(332首)

    201 《贈石臺問長老二絕〈并敘〉》 宋·蘇轍

    石臺長老問公,本成都吳氏子,棄俗出家,手書《法華經》,字細如黑蟻,前后若一,將誦之萬遍,雖老而精進不倦,脅不至席者二十有三年。
    余來高安,以鄉人相好,蓋余懶而好睡,見之惕然自警,因贈之二小詩云。
    法達曾經見老盧,半生勤苦一朝虛。
    心通口誦方無礙,笑把吳鸞細字書。

    202 《東軒長老二絕》 宋·蘇轍

    東軒正似虛空樣,何處人家籠解盛。
    縱使盛來無處著,雪堂自有老師兄。

    203 《東軒長老二絕》 宋·蘇轍

    擔頭挑得黃州籠,行過圓通一笑開。
    卻到山前人已寂,亦無一物可擔回。

    204 《靈巖寺兼簡重元長老二劉居士》 宋·曾鞏

    法定禪房臨峭合,辟支靈塔冠層巒。
    軒窗勢聳云林合,鐘磬聲高鳥道盤。
    白鶴已飛泉自涌,青龍無跡洞常寒。
    更聞雷遠相從樂,世道囂塵豈可干。

    205 《悼老瓊二首》 宋·韓元吉

    歌舞相從六換年,秦箏已斷下能弦。
    荷花滿眼垂楊綠,腸斷清宵月正圓。

    206 《悼老瓊二首》 宋·韓元吉

    江水東流湖水西,水邊花落夢回時。
    南屏山下風吹土,猶作蕭蕭暮雨垂。

    207 《明老惠炭戲以二小詩》 宋·韓元吉

    雪里難逢送炭人,地爐炙手便生春。
    酸寒東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208 《明老惠炭戲以二小詩》 宋·韓元吉

    道人作喜每逢場,一束烏薪發電光。
    便使樽前化紅袖,不妨笑殺話旌陽。

    209 《贈延福端老二絕》 宋·黃公度

    飄然瓶錫信行藏,偶駐姜峰古道場。
    欲識高人用心處,白云堂下一爐香。

    210 《贈延福端老二絕》 宋·黃公度

    我來欲問小乘禪,慚愧塵埃未了緣。
    忽憶去年秋夜話,共聽風雨不成眠。

    211 《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宋·劉子翚

    已愛云山信腳行,撩人詩句更增情。
    直須吏部尋盟日,急遣雙魚一寄聲。

    212 《次韻朱喬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宋·劉子翚

    平生耳裹三峰寺,況識峰頭新主人。
    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綸巾。

    213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 宋·劉子翚

    團團鼓枕樣新傳,竹簟繩床得飽眠。
    耳界若聞聲外意,不須撾擊也鏗然。

    214 《清泉亨老寄鼓枕二首》 宋·劉子翚

    蘧蘧一覺直千金,雅贈徒知感激深。
    莫道林間高臥穩,憂時亦有枕戈心。

    215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 宋·劉子翚

    瘴海驪龍供素沫,蠻村花露挹清滋。
    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

    216 《邃老寄龍涎香二首》 宋·劉子翚

    知有名香出海隅,幽人得得寄吾廬。
    明窗小爇跏趺坐,更覺胸懷一事無。

    217 《和褒山因老二首》 宋·王之道

    湖上逢師又到家,別來詩句好相夸。
    休嗟晚菊今迷草,且喜寒梅欲放花。
    丈室香溫嚴寶坐,將壇風軟擁高牙。
    相思對雪酬珠玉,不覺茅檐送月華。

    218 《和褒山因老二首》 宋·王之道

    島可文章似出家,不將言語落浮夸。
    雪中令我思風絮,天上因君合雨花。
    一炷飛煙云夭矯,數行佳樹玉槎牙。
    山高殊覺青霄近,捫虱南窗向日華。

    219 《和孔純老按屬邑二首》 宋·王之道

    高車西去忽逾旬,坐想登臨得句頻。
    楊柳陰交山徑晚,酴醾香滿驛亭春。
    吟余掃壁時揮翰,醉里投床任吐茵。
    聞說歸來歡喜甚,故人相遇是詩人。

    220 《和孔純老按屬邑二首》 宋·王之道

    楊柳依依半掩扉,新晴疏影弄斜暉。
    好花覓句忍輕負,幽鳥勸沽良重違。
    閒愛青苔緣砌上,靜看蝴蝶撲窗飛。
    雨多不覺蕪菁過,又喜盤中筍蕨肥。

    * 關于二老的詩詞 描寫二老的詩詞 帶有二老的詩詞 包含二老的古詩詞(3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