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蜀道還,維舟曾記此龍灣。江流萬里元依舊,藥市蠶叢興未闌。
旗幟精明鼓角雄,江淮草木盡聞風。面門神王須如戟,鼠子無輕怒我公。
放散邊頭武定軍,賣刀買犢做農人。向來憂國多浮議,誰省官家億萬緡。
表里江淮四十州,稍回饑盜事田疇。得公數十分天下,庶矣斯民疾痛瘳。
三月更當臨書頭,升元閣畔一閑游。偶因花會逢花面,半日僧房得少留。
揚州風物轉頭非,又是葵榴得意時。班扇入懷君莫恃,秋來那免棄捐悲。
廿載金陵九還往,何如三宿在桑間。還家更有江南興,只取囊詩子細看。
閱武堂前楊柳枝,如今是隔幾多時。至尊屠肉潘妃酒,問著垂楊總不知。
紫云回薄隱新愁,早起鐘聲也是不。遍地蔥花兩三畝,至今人道景陽樓。
風柰應難守,冬魚未易求。剖冰不辭凍,抱樹可勝愁。
父疾亦云篤,如何豁爾平。孝經惟泣誦,晝夜不停聲。
未必食有毒,人言疑似間。不辭噉母吐,圖得母心寬。
連理庭中木,叢生坐側芝。未嘗聞孝感,一一有茲奇。
廉恥有微缺,須知孝未純。白華何所似,所似皎然身。
非止不得養,如憂父母何。忍能不我念,使我獨賢勞。
父雖得死所,兒豈望生存。忠孝古難并,於今萃一門。
賊疑拾葚異,母怪棄薪還。雷震輒圜冢,火飛因伏棺。
蒲萄歸遺母,所嗜固應思。卿乃有母遺,誰知此語悲。
蒲亭一長耳,何許得歌聲。化我鴟梟類,而令哺所生。
至老能無倦,真為善事親。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