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萬古擅書名,聞說臨池學始成。瘞鶴字猶看不見,黃庭小楷付來生。
萬里蒼梧入望長,薇垣新治日馨香。已知南去無鸮獍,更擬西郊聽鳳凰。談笑定應多暇日,羈縻況復有成章。幕中還試鐘王帖,書遍闌干葉上霜。¤
呂氏一門,我朝韋平。衣冠既南,孰為典型。猗歟北扉,翰墨騰英。難進之風,藹于心聲。
史本乎公,不厭於復。重觀紹圣以來之記述,初無及于鄭雍。非親札之具存,雖欲考之而孰從。如王誼李祉之實跡,遍考史錄,
王氏之鬻他帖也,有紙繅其間。予見其粉墨闌珊,既磨而殘。而考其氏名,輒長愾而永嘆。曰予聞這叢談,是與忠惠者若是班乎。
謹嚴而穩愜,一筆之涉,足寓心法。淳熙之相業,動守檢押。耳目猶接,列于書籍,百體不乏。是曰王魯公之帖。
玉冊之樓壓吳杭,三川錦繡開故鄉。英姿颯颯熊虎相,紅袍金印交煒煌。百年霸府儀物龐,山判近出功臣堂。鳳宅畫諾鵲抵章,五云八體嚴且莊。
危微精一,傳之在心。二典勛華,光于有臨。大原自天,端倪孰尋。豈無疇咨,培高浚深。
晝長欹枕酣春臥,剝啄敲門驚夢破。雙旗健步衣正黃,爵羅駭見久未嘗。泥紫一封芹詔香,王人繭牌親遣將。老夫五年坐奇謗,身則漁樵志猶壯。
所書如此,而事如彼。既悅我目,亦冷我齒。我錄此事,與郗超比。名焉不刊,帖亦奚毀。
半雨半晴山弄姿,濕云吹風不成癡。蘼蕪漸遍楚宮碧,葡萄未漲巴江遲。西南大尹初涉境,山川效職加瑰奇。翠屏窺窗故娟妙,松巒映掩相參差。
洞戶連珠網,方疏隱碧潯。燭盤煙墜燼,簾壓月通陰。粉白仙郎署,霜清玉女砧。醉鄉高窈窈,棋陣靜愔愔。
宋詞三百首婉約樂府詠物感慨時光
沛國東風吹大澤,蒲青柳碧春一色。我來不見隆準人,瀝酒空馀廟中客。征東同舍鴛與鸞,酒酣勸我懸征鞍。
寫景抒情悼念哀痛思念
獨倚東風有所思,霜紈小帖寫唐詩。多情欲為秋娘賦,老卻江南杜牧之。
家雞野鶩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家雞野騖同登俎,春蚓秋蛇總入奩。君家兩行十二字,氣壓鄴侯三萬簽。
瑞福隨春到,穰穰正似山。君王寬大詔,自此遍人間。
天矯蒼龍引翠旌,君王暫報出郊迎。勾芒一夜催春到,萬戶千門歌吹聲。
楚國因讒逐屈原,終身無復入君門。愿因角黍詢遺俗,可鑒前王惑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