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廟前木,我昔見拱把。七年身屢到,郁郁蔭檐瓦。春風響馬銜,竝轡客蕭灑。更愿少尹賢,置酒意傾寫。
洪河壯觀游,太府佳友朋。春色挽我出,東風如引繩。昏昏版筑氣,王事始繁興。大堤如連山,小堤如岡陵。
賤生參府僚,勉強逾增歲。終非性所好,出入意如醉。論庭敲撲喧,眾草絕生意。不知有青春,倏忽已改燧。
高岸已為谷,斯人如蛻蟬。固應留寶刻,信示當家仙。
西人來望禁槐傍,閶闔初開旭日光。雕玉翠鞍牽騕褭,盤龍朱輦爛文章。焚香閟殿開嚴帳,汲水寒溝灑廣莊。一見天顏萬人喜,卻回宮禁樂聲長。
光和初載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漢靈。夜半玉輿飛紫露,春風春雨滿陽平。
法定禪房臨峭合,辟支靈塔冠層巒。軒窗勢聳云林合,鐘磬聲高鳥道盤。白鶴已飛泉自涌,青龍無跡洞常寒。更聞雷遠相從樂,世道囂塵豈可干。
華軒壓春波,樽酒四座密。柔軟柳間風,舒遲花后日。晚色簾卷靜,歡興觴行疾。一陪諸英游,黽勉慚落筆。
過盡南山過北山,幽花好鳥翠霏間。滿前風物牽詩興,可是平生馬上閑。
涉澗登山倦不勝,松間敲戶有人雜。竹簾瑣細爐煙直,小作蒲團入定僧。
高人避俗水云居,客子偷閑簿領馀。本自毗耶病居士,不妨僧飯小躇躕。
何年山股創禪房,陵谷遷移不易量。舊日中流小浮玉,如今欲到只褰裳。
雙旌耀林丘,小隊喧笳鼓。鞭鸞相招攜,拂石共容與。愛山晉羊祜,好士漢保武。胸中補天石,筆下修月斧。
山行有底急,路轉乃爾長。肩輿憩清蔭,屐齒尋幽芳。突兀見古殿,委蛇度飛梁。馀紅點澗色,新綠浮巖光。
松篁擁翠入云間,雅稱高人卷道閑。自是紅塵飛不到,一溪流水繞青山。
老木森森小徑斜,淡煙橫鎖兩三家。晚來欲寫瀟疏景,舉目遙岑更望賒。
綠鬢投荒白發歸,瘴余渾欲不勝衣。煩將扶老殷勤贈,未怕登高足力微。
荒畦草棘暗霜秋,菜飽無期那不愁。去去攜藍問靈照,此間熟處要經由。
不干老眼眩生花,自是詩人醉墨斜。從此絳州煙水窟,竹籬茅舍子真家。
韶華倏已三旬過,南北山分兩日游。翠邏晚寒催暖酒,綠楊風軟緩移舟。無多官事妨行樂,有計吟情奪隱憂。三啊孤山林處士,泰和容許隱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