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玄都觀里花,饒君繁麗奪朝霞。劉郎想到長安日,葵麥風前一嘆嗟。
班郎握筆未封侯,嗜酒揚雄欲白頭。寂寞著書誰作伴,雨枝風葉碧梧秋。
酒病岑岑更怯寒,一窗疏雨擁衾眠。西風一入庭前樹,便有秋聲到枕邊。
竹貫四時清,月通云氣明。外弟有佳質,妙年推老成。後凋對霜雪,不昧處陰晴。盛德當如此,古人畏後生。
在昔授子書,髧彼垂兩發。乖離今十年,樹立映先達。青燈哦妙句,如酌春酒滑。把書念攜手,惆悵至明發。
人生不如意,十事恒八九。未見歷下人,徒傾歷城酒。從來親骨肉,不免相可不。但愿崇事實,虛名等箕斗。
蚤知鵲山亭,李杜發佳思。彌年聽傳夸,登覽通夢寐。遙憐坐清曠,落筆富新制。尚因賓客集,瀝酒使我醉。
往在舅氏旁,獲拚堂上帚。六經觀圣人,明如夜占斗。索居廢舊聞,獨學無新有。羨子杞梓材,未曾離矯揉。
安詩無恙時,學行超輩儕。華屋落丘山,百憂滿人懷。此士如不亡,仲子抱奇材。不獨典刑在,神明還觀來。
少時誦詩書,貫穿數萬字。邇來窺陳編,記一忘三二。光陰如可玩,老境翻手至。良醫曾折足,說病乃真意。
桃李春成徑,本自不期人。歷下兩寒士,簞瓢能悅親。恥蒙伐國問,肯臥覆車塵。子既得此友,從之求日新。
循吏功名兩漢中,平生風義最雍容。魚游濠上方云樂,鵬在承塵忽告兇。掛劍自知吾已許,脫驂不為涕無從。百年窮達都歸盡,淮水空圍墓上松。
禮數最優徐孺子,風流不減謝宣城。那知此別成千古,未信斯言隔九京。落日松楸陰隧道,西風簫鼓送銘旌。善人報施今如此,隴水長寒嗚咽聲。
人生欲長存,日月不肯遲。百年風吹過,忽成甘蔗滓。傳聞上世士,烹餌草木滋。千秋垂綠發,每恨不同時。
假守富春公,秋毫聽民詞。夙夜臨公廳,歸臥酸體肢。李侯來饋藥,期以十日知。深中護靈根,金鏁祕玉(上竹下氏)。
五賊追奔十二宮,白頭寒士黑頭公。明朝一飯先書籍,安用研桑作老翁。
萬般盡被鬼神戲,看取人間傀儡棚。煩惱自無安腳處,從他鼓笛弄浮生。
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
夢中往事隨心見,配里繁華亂眼生。長為風流惱人病,不如天性總無情。
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二人歿後數來者,西臺唯有尚書郎。篆科草圣凡幾家,奄有漢魏跨兩唐。紙摹石鏤見彷佛,曾未得似君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