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李的詩詞(724首)

    221 《同李長蘅尋聞子將龍井山齋二首》 明·譚元春

    十里蒼蒼路,非深亦覺遐。
    陰晴澹山氣,雞犬靜人家。
    閣迥生溪水,坪香過荈花。
    紅黃光莫艷,群動豈無涯。

    222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 明·王寵

    繞郭圍屏十八里,尚湖華蕩舒其前。
    山明水麗照斜日,一片天池千朵蓮。

    223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 明·王寵

    芙蓉疊壁錯奇錦,琉璃千頃搖青空。
    把酒掀廉一長嘯,真堪狂殺米南宮。

    224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 明·王寵

    隨山高下野人家,春夏林深不斷花。
    可奈流鶯千百囀,陰陰綠樹映紅霞。

    225 《白雀返棹李王二子送余過虞山下作四絕句》 明·王寵

    朱樓紺宇郁相參,倒影斜飛墮碧潭。
    落日畫船搖曳處,土風還自樂江南。

    226 《隴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明·魏允中

    汝已投沙去,余兼出塞行。
    升沈非所意,聚散不無驚。
    別路交商氣,離歌斷羽聲。
    客愁正無賴,隴月向人明。
    ¤

    227 《隴外寄答李道甫二首》 明·魏允中

    豈意中興日,翻為外補年。
    吾兄同去國,何客到離筵。
    失足成千里,批鱗下九天。
    漢家《東觀記》,流涕入新編。

    228 《汴上逢李柬因寄李二素甫》 明·周藩宗正

    端坐意不適,夏林颯已秋。
    忽逢關外使,暫緩望中憂。
    野日回殘照,池煙淡夕流。
    懷君欲何語,獨上竹西樓。

    229 《小李將軍院體小幅(二首)》 明·祝顥

    金屋瓊臺擁畫樓,錦云香滿采蓮舟。
    人間盡道仙家樂,不識霜娥有底愁。

    230 《小李將軍院體小幅(二首)》 明·祝顥

    花暗宮垣柳映堤,五陵春色望中迷。
    昭陽月上長門閉,猶放香紅逐馬蹄。

    231 《渭村酬李二十見寄》 唐·白居易

    百里音書何太遲?暮秋把得暮春詩。
    柳條綠日君相憶,梨葉紅時我始知。
    莫嘆學官貧冷落,猶勝村客病支離。
    形容意緒遙看取,不似華陽觀里時。

    232 《聞裴李二舍人拜綸閣》 唐·白居易

    鳳池后面新秋月,龍闕前頭薄暮山。

    233 《與周長官、李秀才游徑山,二君先以詩見寄,》 宋·蘇軾

    龍亦戀故居,百年尚來去。
    至今雨雹夜,殿闇風纏霧。
    而我棄鄉國,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遲暮。

    234 《至濟南,李公擇以詩相迎,次其韻二首》 宋·蘇軾

    夜擁笙歌霅水濱,回頭樂事總成塵。
    今年送汝作太守,到處逢君是主人。
    聚散細思都是夢,身名漸覺兩非親。
    相從繼燭何須問,蝙蝠飛時日正晨。

    235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宋·蘇軾

    十年流落敢言歸,魚鳥江湖只自知。
    豈意青天掃云霧,盡呼黃發寄安危。
    風流吾子真前輩,人物他年記一時。
    我欲折繻留此老,緇衣誰作好賢詩。

    236 《次韻李修孺留別二首》 宋·蘇軾

    此生別袖幾回麾,夢里黃州空自疑。
    何處青山不堪老,當時明月巧相隨。
    窮通等是思家意,衰病難堪送客悲。
    好去江魚煮江水,劍南歸路有姜詩。

    237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宋·蘇軾

    高才晚歲終難進,勇退當年正急流。
    不獨二疏為可慕,他時當有景孫樓。

    238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宋·蘇軾

    漱石先生難可意,嚙氈校尉久無朋。
    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李陵。

    239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宋·蘇軾

    云雨休排神女車,忠州老病畏人夸。
    詩豪正值安仁在,空看河陽滿縣花。

    240 《次韻孫巨源,寄漣水李、盛二著作,并以見寄》 宋·蘇軾

    膠西未到吾能說,桑柘禾麻不見春。
    不羨京塵騎馬客,羨他淮月弄舟人。

    * 關于二李的詩詞 描寫二李的詩詞 帶有二李的詩詞 包含二李的古詩詞(7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