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文的詩詞(400首)

    361 《謝張師道廣文見過二首》 宋·方回

    爽氣橫空闊,清談絕輩流。
    嘶驄能枉顧,漫刺肯輕投。
    敢謂官無冷,其如學更優。
    榮途未須捷,恐隔舊交游。

    362 《送康彥博文夫吉州教長句二十韻》 宋·方回

    廟廊謁賢飯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閻公大學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霧。
    曰我天南有嚴親,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永廣文官,匹馬扁舟遂南渡。

    363 《同張文煥過吳式賢二十六韻》 宋·方回

    退居乏晤語,蒿萊醫荊扉。
    闉闍一以出,秋色饒清輝。
    東魯有名士,勛厭常旂。
    歡言撥簿領,宿約尋郊圻。

    364 《追懷甲戌清明宇文信仲知郡大卿同尤張二倅過》 宋·方回

    甲戌清明鬢未翁,邦君過我小園中。
    牡丹初喜開千朵,劫火何知村一空。
    展轉干戈春夢斷,凄涼風雨客途窮。
    九原可作塵垂涕,今日前時事不同。

    365 《次韻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 宋·郭印

    滿目風光麗,春連幾處村。
    江山挑客思,挑李憶家園。
    飄泊流三峽,窮通付一樽。
    菟裘如可老,歸去葺衡門。

    366 《次韻宇文德蒙春日道中二首》 宋·郭印

    馬上花明眼,寧知道路遐。
    山橫千百嶺,人住兩三家。
    綠皺吹春水,紅舒抹曉霞。
    個中佳趣在,何事苦咨嗟。

    367 《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北風吹空天欲破,急雪如簁塞空墮。
    焚香初自蕊宮歸,投鞭來就僧廬坐。
    乾坤一色飛鳥絕,市井無聲百買餓。
    貧粟未給貧民啼,空屋漏穿不可過。

    368 《下元日朝謁回與李秉文冒雪過承天寺因題二詩》 宋·李復

    僧爐有令禁觸火,袖手指直凍欲墮。
    缸暖微聞蝗蚓鳴,客寒對作橐駝坐。
    叩鐘擊魚呼眾起,持缽分糜救晨餓。
    一參木佛古因緣,試舉丹霞有何過。

    369 《論文二首》 宋·李覯

    今人往往號能文,意熟辭陳未足云。
    若見江魚須慟哭,腹中曾有屈原墳。

    370 《論文二首》 宋·李覯

    天寶年中事事新,長安還有謫仙人。
    騎鯨去后無尋處,輸與勾芒自管春。

    371 《婦女之孝二十首·宣文君》 宋·林同

    難把父書讀,只因手澤存。
    遺方汝可受,忍使世無聞。

    372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晉文公》 宋·林同

    伐蒲君父命,校者是吾讎。
    披直寺人耳,鑰麑信有謀。

    373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晉文侯》 宋·林同

    嘉汝故錫汝,非將玉展親。
    克昭乃顯祖,追孝爾文人。

    374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文氏子》 宋·林同

    服除有吊者,待廟至垂洟。
    亡於禮之禮,斯人其庶幾。

    375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于仲文》 宋·林同

    讀書無見處,與不讀書同。
    勿謂兒年小,能知孝與忠。

    376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文中子》 宋·林同

    先人舊所理,汾曲有田廬。
    何意求聞達,彈琴自著書。

    377 《答洪文父問仁二首》 宋·錢時

    千差萬別總成非,誰解回光到隱微。
    大路迢迢平似砥,欲歸誰不遣君歸。

    378 《答洪文父問仁二首》 宋·錢時

    自心自過自知非,痛劃根芽事眇微。
    個裹工夫真切已,百年羈旅一朝歸。

    379 《留姜山怡云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 宋·釋寶曇

    怡云未至有人傳,一笑伽梨落半肩。
    夢里亦知為此客,起來歡喜不成眠。

    380 《留姜山怡云見訪二絕并呈李磐庵文授》 宋·釋寶曇

    天遣今年到五夫,還如雪后望西湖。
    磬庵老子今詩伯,紅葉盈庭許屢書。

    * 關于二文的詩詞 描寫二文的詩詞 帶有二文的詩詞 包含二文的古詩詞(4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