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弟的詩詞(319首)

    301 《回生丁亥方端叟乙酉長二歲其弟名萬里庚寅少》 宋·方回

    聞說庚寅弟,兼思乙酉兄。
    樓高江樹遠,帆去暮潮平。
    藥豈能延壽,符焉可避兵。
    各恁心事好,共保歲寒盟。

    302 《回生丁亥方端叟乙酉長二歲其弟名萬里庚寅少》 宋·方回

    越州兄弟好,年與德俱高。
    未覺同宗吝,寧須蓋代豪。
    雪爐稱夜坐,花墅接春遨。
    何日成三老,茶甌淪碧濤。

    303 《和如祖弟二首》 宋·李處權

    老來風味淡於秋,愧負平生馬少游。
    但得山云供晚眺,何須花雨乍春愁。
    新詩未省曾多見,情話端知肯獨留。
    政渴一杯澆磊磈,書生何用玉為舟。

    304 《和如祖弟二首》 宋·李處權

    綠樹黃鸝陰復晴,春風何處不堪行。
    野煙著草錦錦色,江日浮花滟滟明。
    故國音書添夢想,異鄉節物減心情。
    逢人盡說兵戈事,始覺如今去就輕。

    305 《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闕黨子弟》 宋·林同

    既漸夫子教,罔有不分均。
    何復間多取,齊言彼有親。

    306 《山隱暮歸呈諸兄弟二首》 宋·錢時

    東風卷地起氛埃,山隱看花日幾回。
    草草杯盤攜社酒,今朝兄弟肯同來。

    307 《山隱暮歸呈諸兄弟二首》 宋·錢時

    羊腸世路盡聱牙,不礙庭前滿樹花。
    回首野棠思鄂韡,未妨時一到山家。

    308 《和安上弟游湖山諸寺二首》 宋·蘇頌

    四百僧居勝沃洲,北連高嶺萬松稠。
    似將天下江湖景,都作云屏置一州。

    309 《和安上弟游湖山諸寺二首》 宋·蘇頌

    十里湖山繞四門,游人朝暮隘重闉。
    樓臺遠近連郊郭,到處皆為水石鄰。

    310 《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 宋·蘇頌

    叢林四百見州經,盡在錢塘舊縣坰。
    十里湖光連北郭,千尋巖翠繞南屏。
    松間幽徑迎冠蓋,竹里飛泉入戶庭。
    勝境無因朝日到,羨他禪伯老林扃。

    311 《和兗弟游湖上諸寺二首》 宋·蘇頌

    湖山不到每馳情,與客逢迎暫駐旌。
    鷲嶺飛來詢慧理,龍宮吟就續延清。
    僧房有竹循門見,磴道攀蘿盡日行。
    交臂晤言欣得侶,上臺專使對仙瀛。

    312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313 《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二首并和》 宋·蘇頌

    湖上歸時暮氣侵,松香花露拂巾簪。
    萬家燈火沙河里,月色相和廓暝陰。

    314 《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右二首并和》 宋·蘇頌

    鄞江東望水連空,越嶠明峰幾萬重。
    誰識此行多樂事,揮毫一曲飲千鐘。

    315 《本無師與槐徑弟交游二十年矣古人謂百篇詩盡》 宋·薛嵎

    中年為此別,悲動故交情。
    案上云林卷,山中風木聲。
    夢回驚復喜,詩在死如生。
    幾番西郊路,逢師獨自行。

    316 《和同年張唐英懷弟晉英韻二首》 宋·袁說友

    舊學知何補,丹心早已平。
    過從欣故侶,慨慕熟英聲。
    笑洽愁腸釋,詩來俗眼清。
    君家好兄弟,何愧洛中程。

    317 《和同年張唐英懷弟晉英韻二首》 宋·袁說友

    嗜利終羞澀,論交愧懶昏。
    日高忺閉戶,客至倦迎門。
    多謝鏗金語,來如挾纊溫。
    窮年得佳友,花柳樂村村。

    318 《至廣得弟幼能書報卜筑江皋二首》 宋·曾豐

    遠宦非吾愿,傳聞誤此行。
    官忙無復學,俸薄不如耕。
    食物多疑忌,醫人少老成。
    情微書不達,書達若為情。

    319 《至廣得弟幼能書報卜筑江皋二首》 宋·曾豐

    口與腰初強,心隨舌漸柔。
    不任包馬革,猶浪到壺頭。
    張翰久羈宦,文園今倦游。
    喜聞新卜筑,約我到滄洲。

    * 關于二弟的詩詞 描寫二弟的詩詞 帶有二弟的詩詞 包含二弟的古詩詞(3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