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師的詩詞(288首)

    161 《贊歷代天師·第二代嗣師諱衡字靈真》 宋·白玉蟾

    光和初載大丹成,有甚工夫事漢靈。
    夜半玉輿飛紫露,春風春雨滿陽平。

    162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二代諱善字長元》 宋·白玉蟾

    參遍名山謁洞天,相逢卻是活神仙。
    歸來換骨回陽日,屈指人間九十年。

    163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九代諱景端字子仁》 宋·白玉蟾

    當年仙去鶴巢空,萬壑千崖夕照紅。
    人在丹丘玄圃外,瀟瀟松桂夜來風。

    164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三代諱季文字仲歸》 宋·白玉蟾

    玉盂祝水起波云,筆下雷聲泣鬼神。
    龍虎山前山后間,先生活盡幾多人。

    165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四代諱正隨字寶神》 宋·白玉蟾

    人在犂鋤煙水鄉,結茅高臥小松崗。
    敕封真靜先生號,一卷仙經一炷香。

    166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五代諱乾曜》 宋·白玉蟾

    橫握鏌铘入洞天,洞天漠漠掩寒煙。
    仁宗親問金丹訣,笑指斜陽噪亂蟬。

    167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一代諱秉字溫甫》 宋·白玉蟾

    火腹金龜夢正疑,琳房初誕謫仙兒。
    丹傳祖印百來歲,執笏歸仙地震時。

    168 《贊歷代天師·第二十代諱諶字堅德》 宋·白玉蟾

    吸乾酒每一須臾,冠冕玄壇百歲余。
    不食人間煙火氣,能傳天上電花書。

    169 《贈明講師二首》 宋·白玉蟾

    昔從師在月巖時,我過鵝湖即語離。
    每見孤鴻每生感,不曾一日不相思。

    170 《贈明講師二首》 宋·白玉蟾

    豈謂東吳得再逢,二俱老盡少時容。
    來從上國鶯花里,墮在輞川圖畫中。

    171 《和侃法師三絕詩 二》 南北朝·庾信

    客游經歲月。
    羇旅故情多。
    近學衡陽鴈。
    秋分俱渡河。

    172 《和炅法師游昆明池詩 二》 南北朝·庾信

    秋光麗晚天。
    鹢舸泛中川。
    密菱障浴鳥。
    高荷沒釣船。
    碎珠縈斷菊。
    殘絲繞折蓮。
    落花催斗酒。
    棲烏送一弦。

    173 《與曇秀師別垂二十年而后相會于金山作》 宋·晁補之

    詩筆多生習氣牽,老來經唄亦隨緣。
    何妨偶入東坡夢,未害閑依北固禪。
    萬里波濤憑檻語,一山風雨并窗眠。
    未甘白首塵埃地,更約相逢二十年。

    174 《贈三局能師二絕》 宋·蘇轍

    得失従來似偶然,因師聊復問行年。
    此生竟墮陰陽數,方信修行力未全。
    旅食江干秋復春,歸耕未遂不勝貧。
    憑師細考何年月,可買山田養病身。

    175 《贈三局能師二絕》 宋·蘇轍

    得失從來似偶然,因師聊復問行年。
    此生竟墮陰陽數,方信修行力未全。

    176 《贈三局能師二絕》 宋·蘇轍

    旅食江干秋復春,歸耕未遂不勝貧。
    憑師細考何年月,可買山田養病身。

    177 《送張師道楊壽祺二同年》 宋·蘇轍

    故國多賢俊,登科并弟兄。
    重來舊游處,兩見近題名。
    冉冉須堪把,骎骎歲可驚。
    孤轅已南向,疋馬復西征。
    入峽猿應苦,還荊雁已鳴。
    喜従元帥幕,官職漸崢嶸。

    178 《雪中洞山黃蘗二禪師相訪》 宋·蘇轍

    江南氣暖冬未回,北風吹雪真快哉。
    雪中訪我二大士,試問此雪従何來。
    君不見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見臘月幽谷寒花開。
    紛然變化一彈指,不妨明鏡無纖埃。

    179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 宋·蘇轍

    齊魯元勛古太師,寂寥千載恐無之。
    昔歸蹔縮經邦手,復起還當問道時。
    入謁何曾須掖侍,到家依舊擁旌麾。
    孔公靈壽固應在,秋晚香山訪佛祠。

    18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 宋·蘇轍

    西都風物漢唐余,天作溪山養退居。
    盈尺好花扶幾杖,拂天修竹倚庭除。
    白頭伴侶誰猶健,率意壼飧久已疏。
    我欲試求三畝宅,從公它日賦歸歟。

    * 關于二師的詩詞 描寫二師的詩詞 帶有二師的詩詞 包含二師的古詩詞(2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