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子的詩詞(1295首)

    921 《和子儀送箭筍二首》 宋·吳芾

    與君林下久相從,蔬筍由來嗜好同。
    不餉腥膻惟餉此,想應知我舊家風。

    922 《和子儀送箭筍二首》 宋·吳芾

    滿合圓如玉箸勻,一開喜氣頓生春。
    非君與我誰知味,俗客惟夸嗜八珍。

    923 《寄韓子云二首》 宋·吳芾

    去歲花時許我來,花前竟阻共銜杯。
    如今又是花開也,忍使衰翁獨看梅。

    924 《寄韓子云二首》 宋·吳芾

    點檢枝頭春已來,不應辜負掌中杯。
    與君索笑須宜早,莫待城頭吹落梅。

    925 《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 宋·仲并

    白發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國。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926 《送致政節推朱子發歸無錫二首》 宋·仲并

    雞棲朱伯厚,來葉尚多賢。
    吏案盡紛若,心田正坦然。
    林泉誰共樂,衣缽子能傳。
    會有蒲輪到,朝煙夕靄邊。

    927 《子夜春歌二絕》 宋·李石

    新挑錦字書,倒指歲月遠。
    愁眉要深黛,燈花已堪剪。

    928 《子夜春歌二絕》 宋·李石

    瘦玉薄薄衫,暈燈和月冷。
    獨夜不禁春,梨花碎簾影。

    929 《夜讀韓子蒼文二首》 宋·李石

    四海文章六一仙,江西名派蜀人傳。
    從今元佑無多子,虎豹狐貍各斐然。

    930 《夜讀韓子蒼文二首》 宋·李石

    二河忠義雪山重,元佑何由見古風。
    一月群星雖晚出,斯人尚可殿諸公。

    931 《九日類試院雨中制司送酒關子二首》 宋·李石

    學省三年別,文闈九日同。
    登高遲曲糵,避濕到芎藭。
    田舍飄零后,江湖震蕩中。
    忍將憂國淚,滴向菊花叢。

    932 《九日類試院雨中制司送酒關子二首》 宋·李石

    老去輕時節,憂來稔歲年。
    黃花關上戍,青草渡頭船。
    望眼知誰屬,歸心只自憐。
    僅沾微祿在,未敢計良田。

    933 《謝翁子履子進惠詩二首》 宋·曾協

    聯翩連璧扣柴荊,剝啄初開屣履迎。
    華袞借褒知不稱,累珠入手見須驚。
    長篇勢欲傾三峽,古調聲堪被四清。
    聊遣世人知句法,君家元有謝宣城。

    934 《謝翁子履子進惠詩二首》 宋·曾協

    偶結茅茨一水湄,便從佳士得心期。
    可堪大老留青眼,更向諸郎識白眉。
    驥足方求千里附,豹文先許一斑窺。
    鶴鳴子和君家事,此樂外人那得知。

    935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漸老花羞人不羞,枉因風雨結春愁。
    意行忽欲江東去,錦帳三分半未收。

    936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過宇文氏莊觀海棠二絕》 宋·李流謙

    長橋納納裊東風,倒射斜陽千丈紅。
    晚色自佳人不見,青山翠霧碧波中。

    937 《豐都驛呈任子厚詩二首》 宋·李流謙

    三家笑荒陋,十日寄蕭條,破戶無人掩,寒爐折竹燒。
    青燈不廢卷,白酒未空瓢。
    伴我能於此,他年定久要。

    938 《豐都驛呈任子厚詩二首》 宋·李流謙

    書壞無全牘,衣濡有裂繒。
    倦梳晨起發,祗曲晝眠肱。
    客路行將了,家山喚得譍。
    焚香謝仟佛,宵夢已先憑。

    939 《送崔子淵秘丞出守小益二首》 宋·李流謙

    寶峰山下識君初,豈但聲華在石渠。
    少引三山元咫尺,人生五馬不躊躇。
    鼎鐘事業那能免,丘壑情懷自覺疎。
    安得一帆相逐去,故園春雨長新蔬。

    940 《送崔子淵秘丞出守小益二首》 宋·李流謙

    晉安幕府總豪英,末至非才愧長卿。
    已去化爐金尚躍,更分客袂涕空橫。
    早催劍棧迎千騎,更借湖山勸一觥。
    水自嘉陵流到海,尺書應有故人情。

    * 關于二子的詩詞 描寫二子的詩詞 帶有二子的詩詞 包含二子的古詩詞(12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