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天的詩詞(358首)

    241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著身靜處觀人事,放意閑中煉物情。
    去盡風波存止水,世間何事不能平。

    242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隋唐而下貴公卿,近世風波走利名。
    借問天津橋下水,當時湍急作何聲。

    243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前朝無限貴公卿,后世徒能記姓名。
    唯此天津橋下水,古今都作一般聲。

    244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云無一縷干明月,橋有千尋臥淥波。
    料得人間無此景,中秋對月興如何。

    245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郟鄏城中同德友,鳳凰樓下會中秋。
    芳樽倒盡人歸去,月色波光戰未休。

    246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宋·邵雍

    了生始可言常事,知性方能議大猷。
    只此長川無晝夜,為誰驅逼向東流。

    247 《二十二日晚步天津次日有詩》 宋·邵雍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佇立頻。
    洛水只聞煎去棹,西風唯解促行人。
    山川慘淡籠寒雨,樓觀參差鏁暮云。
    此景分明誰會得,欲霜時候雁來賓。

    248 《唯天有二氣》 宋·邵雍

    唯天有二氣,一陰而一陽。
    陰毒產蛇蝎,陽和生鶯凰。
    安得蛇蝎死,不為人之殃。
    安得鳳凰生,長為國之祥。

    249 《寄題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宋·蘇轍

    宦游閱盡山川勝,歸老方知氣味真。
    歌哭不移身自穩,往還無間語尤親。
    永懷前輩無因見,猶喜諸郎有此人。
    千歲展禽風未改,不加雕琢世稱珍。

    250 《送王簡卿歸天臺二首》 宋·姜夔

    迎風吹白發,送客向黃巖。
    在事何為爾,如君自不凡。
    城陰當復會,詩卷可頻緘。
    縱別無多久,江沙望遠帆。

    251 《送王簡卿歸天臺二首》 宋·姜夔

    讎收雖不愿,治粟亦何為。
    夜月同游處,春潮獨往時。
    無心資造化,任運有成虧。
    護冷加餐食,幽居且自怡。

    252 《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壺天》 宋·劉過

    逆溪隨水行,更上紫翠峰。
    朱欄忽飛閣,映帶煙霞重。

    253 《得天臺命二首》 宋·劉子翚

    奉祠得請向天臺,清夢先尋紫翠堆。
    借問劉晨今在否,云間應見耳孫來。

    254 《得天臺命二首》 宋·劉子翚

    暖風環佩滿芳洲,貝闕珠宮憶舊游。
    此日劉郎心似水,桃花空繞暮溪流。

    255 《奉天殿早朝(二首)》 明·楊基

    雙闕翚飛紫蓋高,日華云影映松濤。
    萬年青擁連枝橘,千葉紅開并蒂桃。
    仗以玉龍銜寶玦,佩將金兕錯銀刀。
    乍晴風日欣妍美,闔殿齊穿御賜袍。
    ¤

    256 《奉天殿早朝(二首)》 明·楊基

    錦襠繡帽列金撾,玉節龍旂拱翠華。
    甘露欺霜凝紫液,卿云如蓋結丹霞。
    鶯聲近隔宮中柳,駿騎遙穿仗外花。
    圣主直教恩澤遍,香羅先到小臣家。

    257 《京兆府初赴同天節宴詩二首》 宋·強至

    四月薰風轉,三天瑞景舒。
    歌從歸啟后,壽起祝堯初。
    詩喜南山對,身甘北闕疏。
    九韶音未作,朝野自歡如。

    258 《京兆府初赴同天節宴詩二首》 宋·強至

    五帝今云六,君王合萬年。
    日長遲漏水,風細駐爐煙。
    想像聯朝佩,歡呼捧御筵。
    喜深恩更遠,不竭似秦川。

    259 《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 宋·李廌

    陽崖轉窅窕,層林蔽重陰。
    披榛過輿馬,緣云得幽尋。
    坐覺真境寂,茲焉悟賞心。

    260 《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 宋·李廌

    平時崢嶸想,局蹐在城郭。
    言登諸峰勝,幽情散寥廓。
    焉能乘海桴,終期老丘壑。

    * 關于二天的詩詞 描寫二天的詩詞 帶有二天的詩詞 包含二天的古詩詞(3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