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章昔送牧之行,舊事今親見廣陵。一叟棲棲嗟孑立,諸賢袞袞慶偕升。事來推與參前著,公去吾其失右肱。我俟兵休歸決矣,斷無清夢到觚棱。
姑射豐標慣野塘,不虞水部入佳章。雪邊未了孤山約,盡有春風一面妝。
蕭蕭官舍自寒芳,清夢何從至玉堂。唱徹涼州太催逼,何如鐵石廣平腸。
二俊書堂歷幾秋,風云壯志浩難收。儻知莼美過斗酪,應返故山尋勝游。
落木蕭蕭古寺秋,翠屏如畫雨實收。堂基千載書香在,誰為機云記舊游。
清風明月本無邊,我亦尋盟到白蓮。青玉軒前坐來久,淡中滋味自相賢。
一片靈心著古風,清吟披拂到衰翁。從教湖海相傳去,知我曾來茅屋中。
安排寒事做年華,老手薇垣第一家。神女先馳行雨旆,馮夷隨翦舞風花。萬塵并納真平等,一色橫陳絕點瑕。養樂堂前清賞處,賀班方退紫宸衙。
非才承乏尹瑤京,何幸親逢造化成。凝固地腴豐歲事,均調天氣壽民生。春歸休念采薇戍,夜捷已聞垂瓠城。方信太平元有象,九街簫鼓合歡聲。
飛下云閒玉箸書,忽如夢覺揖梅癯。古來髓脈今誰識,稱得山中老餓夫。
清晨有客來,畏暑畏避地。涼多獨湖上,一棹拍空翠。長堤舞楊柳,余雨在荷芰。炎蒸俱已失,滿抱足清意。
割取風煙歸此堂,塵纓更好濯滄浪。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書樂未央。
陶翁歸計已成遲,未折腰前好賦詩。到底尚稱千載士,高人拈向此中題。
倚闌人不識,懷古尚心驚。坐想瀰漫意,臥聞鞺鞳聲。浪翻京口寺,潮打石頭城。莫說南柯事,相寬老大情。
小白長紅盡絕塵,不將朱粉污天真。應憐三畝荒涼地,乞與鰲扉一種春。
此君長得籜龍兒,不為供人口腹資。養就翠梢如結實,來儀當有鳳師師。
濟濟斑衣子,怡怡白發親。紫萱偏得地,玉樹解留春。
冬夏勤溫情,晨昏潔膳羞。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憂。
十樹秾桃壓鬢才,似花人費蝶兒猜。看看寫影春燈底,飛滿歌聲水上臺。
恍接神人下紫鸞,曾攀福地住仙壇。一襟猶帶千巖氣,飄落尊前作夜寒。(坐間有雛鬟字璧如喜尋名勝頗為述游蹤所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