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四的詩詞(1377首)

    541 《端午帖子詞二十首·二溫成皇后合四首》 宋·歐陽修

    密葉花成子,新巢燕引雛。
    君心多感舊,誰獻辟兵符。

    542 《春帖子詞二十首·二溫成皇后合四首》 宋·歐陽修

    璅窗珠戶暖生煙,不覺新春換故年。
    眾卉爭妍競寺態,卻尋遺跡獨依然。

    543 《二月十四日至越州軒酒泛湖欲往諸剎風作不能》 宋·周邦彥

    青山定厭俗人游,蘿帳云屏到即收。
    更欲凌波訪幽殺,疾風已戒早回舟。

    544 《和杜仲觀青字詩二首之一丙寅四月京師賦》 宋·賀鑄

    青袍少年子,獨出青門游。
    逢人少青眼,凝笑望青樓。
    窗中青蛾女,正為青春愁。
    心事屬青鳥,青驄能少留。

    545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二》 宋·賀鑄

    野蔓牽花過短墻,麥秋時節并蠶忙。
    迎門老父延行客,井汲清甘樹蔭涼。

    546 《題海陵寓舍四首之二》 宋·賀鑄

    近濕籬根歌蟪蛄,向明屋角網蜘蛛。
    黃葵紫莧雨張王,花蚊白蟻風驅除。
    輾轉猶憎夏夜久,支離何堪春病余。
    預愁還作舊年調,兩眼京塵懷鏡湖。

    547 《和李光化秋詠四首其二·畫》 宋·范仲淹

    日色清如照,前林葉未零。
    海東新隼至,一點在青冥。

    548 《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四·自峻極中院步登太室》 宋·范仲淹

    白云隨人來,翩翩疾如馬。
    洪崖與浮丘,襟袂安足把。
    不來峻極游,何能小天下。

    549 《四民詩其二·農》 宋·范仲淹

    圣人作耒耜,蒼蒼民乃粒。
    國俗儉且淳,人足而家給。
    九載襄陵禍,比戶猶安輯。
    何人變清風,驕奢日相襲。

    550 《江城子·二更轟飲四更回》 元·元好問

    二更轟飲四更回。
    宴繁臺。
    盡鄒枚。
    誰念梁園,回首便成灰。

    551 《行香子 詞綜卷二十四作北宋于真人詞,歷代》 宋·無名氏

    閬苑瀛洲。
    金谷重樓。
    算不如、茅舍清幽。
    野花繡地,莫也風流。

    552 《鴛鴦湖棹歌 之四十二》 清·朱彝尊

    繡線圖存陸晃遙,唐家花鳥棘針描。
    只愁玉面無入畫,須是傳神盛子昭。

    553 《鴛鴦湖棹歌 之二十四》 清·朱彝尊

    懷家亭館相家湖,雪艇風闌近已蕪。
    猶有白蘋香十里,生來黃蜆蛤蜊粗。

    554 《至和元年四月二十日夜夢蔡紫微君謨同在閣下》 宋·梅堯臣

    朱櫻再食雙盤日,紫禁重頒四月時。
    滉朗天開云霧閣,依稀身在鳳皇池。
    味兼羊酪何由敵,豉下莼羹不足宜。
    原廟薦來應已久,黃鶯猶在最深枝。

    555 《二十四日江鄰幾邀觀三館書畫錄其所見》 宋·梅堯臣

    五月秘府始暴書,一日江君來約予。
    世間難有古畫筆,可往共觀臨石渠。
    我時跨馬冒熱去,開廚發匣鳴鑰魚。
    羲獻墨跡十一卷,水玉作軸光疏疏。

    556 《四月三日張十遺牡丹二朵》 宋·梅堯臣

    已過谷雨十六日,猶見牡丹開淺紅。
    曾不爭先及春早,能陪芍藥到薰風。

    557 《至第四鋪二首》 宋·梅堯臣

    第四鋪前風雨急,搭河過盡不憂灘。
    卻愁蓬漏沾征橐,始信人間行路難。

    558 《至第四鋪二首》 宋·梅堯臣

    輕舟已過第四鋪,憶著陽關末尾聲。
    怊惆杜公行底急,白醪何處得同傾。

    559 《二月十四夜霜》 宋·梅堯臣

    欣欣東園杏,忽值春飛霜。
    粲然彼繁英,萎若出沸湯。
    既能與之榮,而復使之傷。
    向來肅殺時,已共百卉黃。
    今同草吐心,不似草心長。
    天理固難測,誰要必其常。

    560 《九月二十四日大風》 宋·梅堯臣

    秋飚無蹤跡,空中聲奔馳。
    枯桑因已驗,老病仍先知。
    驚沙入陂隙,危葉墮綠枝。
    幽懷聒不寐,山岳將恐移。

    * 關于二四的詩詞 描寫二四的詩詞 帶有二四的詩詞 包含二四的古詩詞(13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