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周的詩詞(196首)

    41 《和周吉甫春日移居二首》 明·朱之蕃

    身健當何患,樽盈不計貧。
    古今成過客,風月屬閑人。
    但許橫飛斝,休論倒著巾。
    漫憐同調病,吾亦任吾真。

    42 《與周長官、李秀才游徑山,二君先以詩見寄,》 宋·蘇軾

    龍亦戀故居,百年尚來去。
    至今雨雹夜,殿闇風纏霧。
    而我棄鄉國,大江忘北渡。
    便欲此山前,筑室安遲暮。

    43 《和孔周翰二絕 觀凈觀堂效韋蘇州詩》 宋·蘇軾

    弱羽巢林在一枝,幽人蝸舍兩相宜。
    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

    44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西湖三載與君同,馬入塵埃鶴入籠。
    東海獨來看出日,石橋先去踏長虹。
    遙知別後添華發,時向樽前說病翁。
    所恨蜀山君未見,他年攜手醉郫筒。

    45 《與周長官李秀才游徑山二君先以詩見寄次其韻》 宋·蘇軾

    少年飲紅裙,酒盡推不去。
    呼來徑山下,試與洗塵霧。
    瘦馬惜障泥,臨流不肯渡。
    獨有汝南君,従我無朝暮。

    46 《次韻周邠寄雁蕩山圖二首》 宋·蘇軾

    指點先憑采藥翁,丹青化出大槐宮。
    眼明小閣浮煙翠,齒冷新詩嚼雪風。
    二華行觀雄陜右,九仙今已壓京東。
    (將赴河中,密邇太華,九仙在東武,奇秀不滅雁蕩也。

    47 《和孔周翰二絕 再觀邸園留題》 宋·蘇軾

    小園香霧曉蒙籠,醉手狂詞未必工。
    魯叟錄詩應有取,曲收彤管邶鄘風。

    48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 宋·蘇軾

    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

    49 《戲周正孺二絕》 宋·蘇軾

    折臂三公未可知,會當千鎰訪權奇。
    勸君鬻駱猶閑事,腸斷閨中楊柳枝。
    天廄新頒玉鼻骍,故人共敝亦常情。
    相如雖老猶能賦,換馬還應繼二生。

    50 《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 宋·蘇軾

    壞壁題詩已五年,故人風物兩依然。
    定知來歲中秋月,又照先生枕麴眠。

    51 《和魯人孔周翰題詩二首》 宋·蘇軾

    更邀明月說明年,記取孤吟孟浩然。
    此去宦游如傳舍,揀枝驚鵲幾時眠。

    52 《九日湖上尋周李二君不見君亦見尋于湖上以詩》 宋·蘇軾

    湖上野芙蓉,含思愁脈脈。
    娟然如靜女,不肯傍阡陌。
    詩人杳未來,霜艷冷難宅。
    君行逐鷗鷺,出處浩莫測。

    53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永壽開新邑,長沙返舊塋。
    金葩冷鈿軸,粉字暗銘旌。
    薤久露難濕,蘭余風尚清。
    慶鍾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54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窮封。
    露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
    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
    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55 《題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宋·戴復古

    一登君子堂,滿目是秋光。
    桂是月中桂,花非今日春。

    56 《題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宋·戴復古

    秋風動窗戶,兼聞書傳香。
    種花兼種德,當有折桂郎。

    57 《和周顯先韻二首》 宋·辛棄疾

    暖日晴風晚蝶忙,平林先著夜來霜。
    寒花畢竟亡聊甚,野菜畦邊慘淡黃。

    58 《和周顯先韻二首》 宋·辛棄疾

    怒濤千里破空飛,洗盡青衫輦路泥。
    更惜秋風一帆足,南樓只在遠山西。

    59 《和周仲容春日二絕句》 宋·楊萬里

    春半花全退,詩人尚道遲。
    惟應讀書苦,聲調作吾伊。

    60 《和周仲容春日二絕句》 宋·楊萬里

    端憂更貧病,不分又花時。
    只說春何好,猶堪入小詩。

    * 關于二周的詩詞 描寫二周的詩詞 帶有二周的詩詞 包含二周的古詩詞(1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