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公的詩詞(794首)

    501 《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宋·蘇轍

    無錫銅瓶手自持,新芽顧渚近相思。
    故人贈答無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時。
    蟹眼煎成聲未老,兔毛傾看色尤宜。
    槍旗攜到齊西境,更試城南金線奇。

    502 《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 宋·蘇轍

    霜風瑟瑟卷梧蕉,燕處超然夜寂寥。
    羽客信來丹鼎具,石淙夢斷水聲遙。
    赤松作伴誰當見,黃鵠高飛未易招。
    劍履終身定何益,勤勞付與沛中蕭。

    503 《次韻李公擇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宋·蘇轍

    新詩態度靄春云,肯把篇章妄與人。
    性似好茶常自養,交如泉水久彌親。
    睡濃正想羅聲發,食飽尤便粥面勻。
    底處翰林長外補,明年誰送霅溪春。

    504 《次韻劉貢父和韓康公憶其弟持國二首》 宋·蘇轍

    愛君憂世老彌深,特操要須得失臨。
    晚歲飛騰推有德,故鄉安穩信無心。
    小邦近似西山隱,元氣終當北斗斟。
    圣主方求三世舊,老臣何止一遺簪。

    505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陽關圖二絕》 宋·蘇轍

    西出陽關萬里行,彎弓走馬自忘生。
    不堪未別一杯酒,長聽佳人泣渭城。

    506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陽關圖二絕》 宋·蘇轍

    百年摩詰陽關語,三疊嘉榮意外聲。
    誰遣伯時開縞素,蕭條邊思坐中生。

    507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二將至桃園》 宋·蘇轍

    卷帆倚棹淺河津,憶泛長江步步新。
    未免生涯寄風浪,不堪舟楫委埃塵。
    往來欲就沙囊堰,深淺時看舉策頻。
    一望云霓百憂集,應思平地隱居人。

    508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六呂梁》 宋·蘇轍

    出沒懸流雖有道,憑陵險地本無心。
    未能與物都無礙,咫尺清泉亦自深。

    509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七梁山泊》 宋·蘇轍

    近通沂泗麻鹽熟,遠控江淮粳稻秋。
    粗免塵泥污車腳,莫嫌菱蔓繞船頭。
    謀夫欲就桑田變,客意終便畫舫游。
    愁思錦江千萬里,漁蓑空向夢中求。

    510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宋·蘇轍

    花開南北一般紅,路過江淮萬里通。
    飛蓋靚妝迎客笑,鮮魚白酒醉船中。

    511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一梁山洎》 宋·蘇轍

    菰蒲出沒風波際,雁鴨飛鳴霧雨中。
    應為高人愛吳越,故於齊魯作南風。

    512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宋·蘇轍

    南北無多水,崎嶇未舍船。
    何時好霖雨,是處有通川。
    墳垅看書卷,興亡指道邊。
    蒼茫半秋草,猶復較愚賢。

    513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四下邳黃石》 宋·蘇轍

    圯下相逢南北人,三邀不倦識天真。
    十年卻見谷城下,寂寞同收一夢身。

    514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五宿遷項羽》 宋·蘇轍

    尺箠西來垅畝中,驅馳力盡眾兵沖。
    舊封獨守君臣義,故國長修俎豆容。
    平日軍聲同破竹,少年心事喜摧鋒。
    錦衣眷戀多鄉思,肯顧田家社酒醲。

    515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二十鵲源》 宋·蘇轍

    溪深龜魚驕,石瘦椿楠勁。
    借子木蘭船,寬我芒鞋病。

    516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三桃園阻淺》 宋·蘇轍

    此生與物妄相仇,欲往長嫌苦見留。
    淺瀨何知向人惡,漲溪豈復為公流。
    雨痕忽到工催客,風信初來轉打頭。
    舉目汀洲都未改,忽添清興滿行舟。

    517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八梁山泊見》 宋·蘇轍

    南國家家漾彩{左舟右靈},芙蕖遠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發,忽憶吳興十里行。

    518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九梁山洎見》 宋·蘇轍

    終日舟行花尚多,清香無奈著人何。
    更須月出波光凈,臥聽漁家蕩槳歌。

    519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其十梁山洎見》 宋·蘇轍

    行到平湖意自寬,繁花仍得就船看。
    回頭卻向吳儂說,從此遠游心未闌。

    520 《寇相公生辰二首》 宋·魏野

    岳瀆精英氣,來鐘積慶門。
    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仙藥寧無種,靈椿別有根。
    寧期三入后,一品見玄孫。

    * 關于二公的詩詞 描寫二公的詩詞 帶有二公的詩詞 包含二公的古詩詞(7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