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人者的詩詞(1602首)

    661 《寄樓恪齋館人兩黃丈》 宋·董嗣杲

    四明山水秀,二老器能殊。
    語劇欲流涕,吟清謾撚須。
    林香傳竹醉,溪影寫藤枯,愧我卑微者,無階助遠圖。

    662 《清江勸駕送舉人二首》 宋·王炎

    藏山有良玉,潛淵有明珠。
    寶氣露光彩,見者詎肯遺。
    賢士抱良貴,又與珠玉殊。
    方其未達時,眇然一布韋。

    663 《送胡仲方二首》 宋·項安世

    交情久處臨分苦,別意深時著語難。
    志士自期須皓首,故人相勸只加餐。
    乾坤老大千年在,云海扶搖一息看。
    防有有言如子者,解將佳話倚危欄。

    664 《防江二首》 宋·張嵲

    兵退田事始,夜來春雨勻。
    向時耦耕者,十無三四人。
    努力勿轉徙,赦語如陽春。

    665 《和趙帥壽張漕韻二首》 宋·陳傅良

    使者耕時出省春,聯翩珠玉又前陳。
    先聲所暨搖山岳,落筆相豪泣鬼神。
    嘉與九城俱晏粲,訖無一事尚棼泯。
    獨慚衰惰歸何晚,亦著中間作廩人。

    666 《簡友人二首》 宋·陳傅良

    南去有五嶺,北來有重湖。
    水清石益奇,往往中州無。
    在昔宦游者,越若韓張徒。
    胡然自衡陽,只雁亦不徂。

    667 《輓霞溪高縣丞二首》 宋·裘萬頃

    少年挾策上金鑾,三拜郎官鬢未斑。
    不說知音在霄漢,但知投老向云山。
    柳絲陰里陶潛樂,花錦香中潘岳閑。
    逝者不堪人事異,洪崖亭下水潺潺。

    668 《送莫翥入郭知還溪居(二首)》 明·張羽

    舉世皆如醉,何人獨愛才?余雖識君者,相對亦徒哉。
    落日收書卷,涼風送酒杯。
    紛紛俗中悶,空谷遲重來。
    ¤

    669 《喜三十二北來》 宋·晁公溯

    吾家全盛時,冠蓋靄云屯。
    上車入華省,下車趨里門。
    宗族百余人,圭璋疊璵璠。
    胡塵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670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禮》 宋·陳淳

    禮者人之門,節文自中根。
    所主一以敬,出入無不存。

    671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隆師》 宋·陳淳

    師者人之范,辨惑正吾疑。
    茍不就有道,倀倀其何之。

    672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親友》 宋·陳淳

    友者人之輔,以善相切磨。
    不取直諒聞,其如損德何。

    673 《閒居雜詠三十二首·智》 宋·陳淳

    智者人之燭,於我非外鑠。
    清明本在躬,無容自昏濁。

    674 《惡講義不遜者》 宋·陳杰

    全人未可一偏論,盛德真堪百代尊。
    房魏其逢猶愧禮,荀陳之道不知文。
    我朝正有二三老,地位向妨八九分。
    近日后生談理學,直將聞百掩前聞。

    675 《九月二十六日觀水》 宋·杜范

    滔滔隨岫遠,{氵亹}{氵亹}浸沙寒。
    萬古去不極,幾人來此看。
    放乎知有本,逝者若為難。
    瞪目斜陽里,雙鷗下碧瀾。

    676 《雜興十二首》 宋·方回

    古人謹廟萃,后世重墓藏。
    埋骨冀裕后,其術傳青囊。
    富貴出葬穴,此說何渺茫。
    含禭富珠玉,所見尤不長。

    677 《張滁州挽詞二首》 宋·方回

    世變古來有,人才時豈無。
    已移甄井璽,猶握釀泉符。
    壽及周三老,名成漢八廚。
    彼哉武斷者,盜起欲全軀。

    678 《上南行十二首》 宋·方回

    初過城南門,即過城下渡。
    豈無小筍輿,未若且徒步。
    霜重船板滑,水涸岸石露。
    我老人不識,小讓樵者路。

    679 《次韻受益苦雨二首》 宋·方回

    乃者黃梅近,朝朝以雨書。
    將無作人鮓,孰不困河魚。
    近郡淹城郭,連村浸室廬。
    何當與奇術,辟谷駕飛車。

    680 《州學遇劉元煇胡子游二首》 宋·方回

    小兒今忽六旬翁,尚憶無人鬼嘯風。
    三歲棘闈懸造化,兩時飯鼓老英雄。
    致身卿相談何易,責備春秋論亦公。
    靡滅山林心不愧,豈無窮者勝于通。

    * 關于二人者的詩詞 描寫二人者的詩詞 帶有二人者的詩詞 包含二人者的古詩詞(16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