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二五的詩詞(1017首)

    301 《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傅出守秀州二首》 宋·楊萬里

    馮翔端誰可,丘遲肯去麼?
    繭絲臣敢後,饑饉帝云何?
    身達當難免,能稱未要多。
    但無田里嘆,不必褲襦歌。

    302 《辛卯五月送丘宗卿太傅出守秀州二首》 宋·楊萬里

    老矣渠憐我,超然我愛渠。
    論詩春雨夜,解手藕花初。
    夢只江湖去,情知伎倆疏。
    未應五馬貴,不寄一行書。

    303 《辛丑正月二十五日游蒲澗晚歸》 宋·楊萬里

    桃李深酣日,池塘淺試春。
    霽暉搖遠水,新暖軟游人。
    生酒清無色,青梅脆有仁。
    煙鍾能底急,催我入城閩。

    304 《五月二日生朝》 宋·文天祥

    北風吹滿楚冠塵,笑捧蟠桃夢里春。
    幾歲已無籠鴿客,去年猶有送半人。
    江山如許非吾土,宇宙柰何多此身。
    不滅不生在何許,靜中聊且養吾真。

    305 《二女第一百五十》 宋·文天祥

    癡女饑咬我,郁沒一悲魂。
    不得收骨肉,痛哭蒼煙根。

    306 《弟第一百五十二》 宋·文天祥

    棣華晴雨好,風急手足寒。
    百戰今誰在,羈棲見汝難。

    307 《陸樞密秀夫第五十二》 宋·文天祥

    文采珊瑚鉤,淑氣含公鼎。
    炯炯一心在,天水相與永。

    308 《淮西帥第二十五》 宋·文天祥

    借問大將誰,戰骨當速朽。
    逆節同所歸,水花笑白首。

    309 《陳督干第一百二十五》 宋·文天祥

    挺身艱難際,虎穴連里閭。
    高天高恓惻,同盡隨丘墟。

    310 《閏正月二十五日送客尋春集裴氏園》 宋·宋祁

    尋春送客共留連,雨罷春郊物物妍。
    黃抹柳梢初遍后,紫粘花萼未開前。
    朋襟自為交歡悴,醉斝誰能辨圣賢。
    猶賴斜陽催跋馬,不然離恨損絲絃。

    311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幽居念世務,頗復窺造物。
    通為一憒憒,愚智更出沒。
    漏天呀不補,淫雨方蕩潏。
    豈獨無良苗,稂莠亦飄忽。
    惟余尊中物,三酌便兀兀。
    此事頗有憑,時從散幽郁。

    312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毀竹伐梧桐,意欲困鳳凰。
    彼雖無食息,逸氣自高翔。
    鳳何求于人,人自欲鳴岡。
    麾之亦安有,庚子鸮在堂。
    昂昂青云士,忍饑而擇糧。
    使果腹是求,何憂無五漿。

    313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士生有輕重,初非他人為。
    視身真千鈞,所壓無不摧。
    群偷讓弊漢,喘走恐后時。
    隆中賢少年,長嘯弄鋤犁。

    314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世無英霸器,俚叟誦詩書。
    不能靜丘民,安用稱唐虞。
    堂堂贊皇公,龍變誰可拘。
    邂逅逢可人,奮身為謀謨。

    315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秋房燈火靜,客睡亦復安。
    弭強力汲汲,涉廣心漫漫。
    白露下百草,心知歲將闌。
    彼微者啼鴃,職使仇蕙蘭。

    316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群動同大塊,冥冥含至精。
    乾坤職覆載,日月互昏明。
    蚊蟲共一器,擾擾一時爭。
    推移付大化,終古一空名。

    317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太冬積嚴殺,布令兆微霜。
    凄凄中園木,華采欻摧藏。
    豈無孤芳者,佳菊獨煌煌。
    后雕雖爾德,曷補蕙蘭傷。

    318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炎劉運欲圮,蠹孽依根生。
    奸臣助斲喪,主意不得行。
    云誰知巢穴,請劍有朱卿。
    傷哉滔天禍,成此直士名。

    319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唐皇欲喪亂,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訓,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橫流。
    堂堂贊皇公,委棄不與謀。

    320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腹心主包藏,爪齒以自衛。
    折沖須豪英,靖國用君子。
    遐哉三五朝,此道無不備。
    晏嬰才愧管,齊景不霸世。
    商子德慚奚,秦強仍早圮。

    * 關于二五的詩詞 描寫二五的詩詞 帶有二五的詩詞 包含二五的古詩詞(10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