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曾訪此林坰,今日重來倍有情。道在山中人不會,竹風柏日總分明。
珂繖搖心夢不成,忽聽吏皂放衙聲。吹燈撥火拱晨粥,趁到皇城恰六更。
嚴妝列衛啟宸居,百辟滔滔若貫魚。后幄宰臣先奏事,猶隨郎從立前除。
有次鞭鞘陸續鳴,赭袍當殿萬簪纓。群臣拜舞分行坐,十味肴羞酒五行。
蹴鞠尋潼列廣庭,吹絲按竹布前榮。卿郎雜殿常無見,只聽時時萬歲聲。
再坐猶余四屈卮,筋駑肉痹股生胝。侍臣醉飽皇歡治,更看終場角牴嬉。
蛾眉班卷戴花回,遙望君王玉色開。畫楯諸班謝茶酒,尻高首下一聲雷。
十七年間作外臣,重來三日齒嘉賓。天顏不減當年澤,點檢同朝共五人。
野荼醾發雪堆墻,草牡丹開月照梁。世眼都隨人毀譽,不知底處是真香。
露漬風揉嬌婀娜,煙籠日炙綠鬅鬙。風流名字時方污,亦為儀容太不矜。
昨宵渾不遣花知,畚鍤和根帶露移。睡里驪珠醉中屐,想花失在未醒時。
年光又見一百五,春意才余十二三。節物催人渾不覺,謾隨白墮看紅酣。
遠鐘入枕雪初晴,衾鐵棱棱夢不成。起傍梅花讀周易,一窗明月四檐聲。
芍藥花開日漸長,小窗閒理舊笙簧。憑誰為喚詩宗匠,共賦留云借月章。樓下酴醾壓架香,翠圍帷幄覆池塘。桃花浪暖魚成陣,人倚雕欄到夕陽。
斷云輕素抹山腰,山下人家野水橋。小隊旌旗空獵獵,不教閒趁酒旗招。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徑情知不到家。隨分秋光關節物,桐川道上看黃花。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佑。粵從發覆額,及此已衰耇。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南臺北榭隔飛煙,綠水朱橋思渺然。月下閑來看箕斗,傍人指點似神仙。
八十二年真過分,兩三閒屋漫偷安。家人病退藥方熟,兒子歸來酒量寬。只把詩書供日用,不知宇宙有風寒。開門但放溪山入,心本無他誰得干。
人生欲滿十分難,得七分安便是安。鳥信天公終不死,□于云路本來寬。須知老眼今如古,肯徇時情暖換寒。說與兒曹能解意,相看一笑倚闌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