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事感的詩詞(484首)

    421 《冬至攝事南郊齋宮感懷作》 宋·宋庠

    履至謹冬祀,攝職叨上公。
    洗心奉明誡,祗宿城南宮。
    芳歲正遒莫,熙陽殊未融。
    西郊淡頹景,北牖來朔風。

    422 《郡齋感懷寄呈參政給事同年》 宋·宋庠

    老持藩印守河衛,茍祿惟知戀軾熊。
    游舊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頭公。
    巢由逸躅心空斷,儒墨常談耳欲聾。
    自笑晚年輕濟叢,焚香靜坐習元功。

    423 《歲晚感事》 宋·宋庠

    息偃君恩厚,崢嶸歲律遷。
    若驚曾為寵,見嫉不因賢。
    白日孤盆外,蒼蠅尺璧前。
    東隅雖已失,忠意尚惓惓。

    424 《歲晚感事》 宋·宋庠

    榮路冥煩客,單車寂寞州。
    野氛連市漲,寒水夾城流。
    塞上真亡馬,江邊獨信鷗。
    不知芳歲晚,霜雪上人頭。

    425 《歲晚感事》 宋·宋庠

    積水千陂會,孤城一角存。
    鳥烏喧畫霽,蛇虺喜冬溫。
    地敻荒民屋,天高思國門。
    楚優歌舞拙,何處強持樽。

    426 《歲晏出沐感事內訟一首》 宋·宋庠

    山海有完士,希世無良籌。
    偶穿東郭履,遂別野人舟。
    不恥篆刻賦,來肩英俊游。
    私智甚鳧短,塵容若鴟愁。

    427 《感事二首》 宋·張嵲

    西山一丸藥,終當持遺親。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愛君。
    太真絕袖去,中興為名臣。
    功業竟誰歸,老嫗終苦辛。
    大恩竟不報,初無烏鵲仁。

    428 《感事二首》 宋·張嵲

    投身魑魅域,寧免眾鬼欺。
    黃昏風雨集,所向道路迷。
    一鬼在前嘯,群鬼爭和之。
    從以眾妖鳥,紛披鳴樹枝。

    429 《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 宋·張嵲

    上庸亂石滿微水,建平孤嶼橫中流。
    驚濤穹隆旋云繞,經過親見客沉舟。
    建溪物色兩相似,使我惻貯悲西州。
    閩中窮臘春欲動,陳荄已見新萌抽。

    430 《讀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宋·陳傅良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廬。
    公在衰絰中,乃上時政書。
    維時君臣定,事與草昧殊。
    出處千載同,豈必名跡如。

    431 《以道學諭鳳口有感詩寫物記事備極詞情不容繼》 宋·張镃

    人間盛衰理甚明,勢去有如湯沃冰。
    聽言一事足嘆惋,恐君亦復傷中情。
    行都赫奕名王第,列屋珠璣多秀慧。
    主翁五十二本兵,寵冠諸家當盛世。

    432 《感事》 宋·王镃

    海門煙樹曉青青,夢斷英雄喚不醒。
    多少骷髏山下淚,定隨潮轉浙江亭。

    433 《古杭感事》 宋·王镃

    國事雕零王氣衰,東南豪杰竟何之。
    云寒廢殿排班石,草臥前朝記事碑。
    沙漲浙江龍去遠,天寬北闕鳳歸遲。
    可憐不老吳山月,曾照官家寵幸時。

    434 《古杭感事》 宋·王镃

    入北鑾輿竟不回,銜花輦路長蒼苔。
    九重禁地為僧舍,六代園陵變劫灰。
    宋國衣冠春草綠,趙宮珠翠野花開。
    雖然興廢俱天數,禍自奸臣誤國來。

    435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 宋·林景熙

    偶伴孤云宿嶺東,四山欲雪地爐紅。
    何人一紙防秋疏,卻與山窗障北風。

    436 《感事》 宋·晁公溯

    征衣消盡洛陽塵,泣向東風拭淚痕。
    不及青春歸有信,一年一別樂游園。

    437 《感事三首》 宋·晁公溯

    中原耆舊老江東,淚灑軍前草木風。
    巫峽山高苦霜雪,附書那有北來鴻。

    438 《感事三首》 宋·晁公溯

    長安摧堞有烏聲,草木猶蒙戰伐塵。
    應念關中不忘漢,至今遺老愿王秦。

    439 《感事三首》 宋·晁公溯

    常恐東南驛騎疏,每逢人至問揚都。
    深知白虜心輕漢,終倚黃旗運在吳。

    440 《見諸君感事之作》 宋·陳杰

    鼎湖不挾宇宙去,驪墓曾包山海來。
    教兒倒育阿房賦,一與張陽洗七哀。

    * 關于事感的詩詞 描寫事感的詩詞 帶有事感的詩詞 包含事感的古詩詞(4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