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事書的詩詞(1027首)

    761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學似卿家宜有法,人如我輩豈無情。
    新詩早自推心服,幽會知誰付目成。

    762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猛風吹雨暮江頭,煙草微茫一片愁。
    雙鯉不來無處問,欲尋歸路轉悠悠。

    763 《春日書事呈歷陽縣蘇仁仲八首》 宋·王之道

    子美不應花解惱,次公何必酒而狂。
    知君頗負風流債,安得司空慣竊香。

    764 《次韻元發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宋·王之道

    飽諳世事轉疏慵,投老猶能向佛宮。
    危坐遂移桑蔭日,清談仍對菊花風。
    憑君為我追歡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聞說秋來足佳句,暮歸應念錦囊空。

    765 《次韻元發弟秋日德余庵書事二首》 宋·王之道

    十載江湖嘆斷蓬,夢魂時到帝王宮。
    珠簾高捲蝦須日,寶扇斜開雉尾宮。
    勿誚趙堯刀筆吏,須憐竇鞏囁嚅翁。
    兒童來告黃花熟,可喜樽中酒不空。

    766 《書事》 宋·朱翌

    春來何事可相關,撥置書叢得少閑。
    洗硯諦觀鸜鵒眼,焚香仍揀鷓鴣斑。
    花開北陌東阡外,人在朝三暮四間。
    俯仰乾坤了無愧,心如枯卉更誰刪。

    767 《次韻書事》 宋·朱翌

    西風昨夜入庭梧,況味今年似舊事。
    想見防秋有長策,幽人真欲反吾廬。

    768 《次韻書事》 宋·朱翌

    圣朝始悟文章弊,大霈首更詩賦科。
    白葦黃茅供一掃,英豪人物未消磨。

    769 《次韻書事》 宋·朱翌

    熙寧事作崇寧樣,嘉佑政為元佑師。
    但得至誠行號令,坐令風俗似當時。

    770 《次韻書事》 宋·朱翌

    當年司馬溫公力,今日宣仁圣烈尊。
    哲后在天何慍喜,要令元老雪沉冤。

    771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珍重南華五色禽,云棲霧宿見無因。
    雨中恐悮翩然出,我是閑人非貴人。

    772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萬木杉從一寸栽,參天次第可推排。
    他年空翠橋邊路,來選承天八柱材。

    773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真覺止能留一宿,桐鄉今已在連宵。
    卻將膏雨下山去,聊助南溟早晚潮。

    774 《南華書事詩》 宋·朱翌

    火樹燒春明躑躅,紫羅囊筆綴辛夷。
    花枝照眼蒙清潤,帶雨游山亦自奇。

    775 《和盧養元書事(二首)》 元·楊維楨

    中原煙火半丘墟,樓櫓相望白下孤。
    蕃廝夜歌銅鈷钅莽,蠻酋春醉錦廜。
    北征解賦盧才子,西事時談劇霸都。
    莫上姓名丞相府,老夫著論學潛夫。
    ¤

    776 《和盧養元書事(二首)》 元·楊維楨

    年年苛吏傷王政,往往紅氓叛教條。
    漳水有時生小草,洞庭無地種余苗。
    伏龍雛鳳應勞訪,綺季黃公底用招。
    聞道紫樞開錫燕,寶釘大銙賜天驕。
    時哈相招東南三處士。

    777 《書錢唐七月廿三日事(至正丙申)》 元·楊維楨

    兒童十日報日斗,前夜妖蟆生燧光。
    瓠子勢方吞鲊甕,蘄州血已到錢唐。
    火鰍東掣千尋鎖,鐵馬西馳半段槍。
    紫微老人迷醉眼,彩紅猶掛米鹽商。

    778 《春日書事》 明·劉基

    雨收春日融,眾草豐且碧。
    和風拂輕衣,飛花撲行客。
    晴空搖翠煙,莽蒼見山色。
    青年豈長住,感此思夙昔。

    779 《赤山書事寄龜巢謝隱君君南蘭陵人今避兵居吳》 明·楊基

    曾向溪南看藝麻,竹杠兜子一肩斜。
    秧苗尚短仍含谷,荷葉才高已上花。
    蠶屋柘煙朝焙繭,鵲爐沉火晝薰茶。
    而今風雨成拋絕,臥聽西園兩部蛙。

    780 《用前韻書事》 明·楊基

    春來不到鳳凰坡,辜負江頭《白苧》歌。
    輕薄衣裳宜換夾,軟紅泥土不沾靴。
    鶯緣夢短嗔啼早,雨為花疏厭聽多。
    只恐新晴便零落,南風吹老樹陰蘿。

    * 關于事書的詩詞 描寫事書的詩詞 帶有事書的詩詞 包含事書的古詩詞(10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