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爭議的詩詞(133首)
61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63
《賦門同舟赴省舉》 宋·徐遹
陳李張黃蘇與周,更添徐子分相投。
竹林風月連三郡,北宿光芒聚一舟。
作者定知同議論,爭臣頓是合謀猷。
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誰作狀頭。
6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65
《題白帝廟詩并序》 宋·元勛
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
奫淪巨浸吞萬派,淫預杰立高崔嵬。
鯨波回薄山角,征鼙摻疊鳴春雷。
蹴石巖壁勢益狠,怒濤駭浪爭鳴豗。
66
《子夏山》 宋·趙瞻
山因先師成令名,人心仰止懸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猶南傾。
直松萬林天籟聲,長材大東資連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潤物功溥民岡爭。
70
《雨》 宋·蘇軾
風師挾帝令,號呼肆徂征。
云師畏推逐,蓄意不敢爭。
雨師曠厥官,所茍朝夕生。
帝眷一夕回,旱議旦暮行。
翻然沛膏澤,夜半來無聲。
青秧發廣畝,白水涵孤城。
72
《辨道歌》 宋·蘇軾
北方正氣名祛邪,東郊西應歸中華。
離南為室坎為家,先凝白雪生黃芽。
黃河流駕紫河車,水精池產紅蓮花。
赤龍騰霄驚盤蛇,奼女含笑嬰兒呀。
73
《次韻答劉涇》 宋·蘇軾
吟詩莫作秋蟲聲,天公怪汝鉤物情,使汝未老華發生。
芝蘭得雨蔚青青,何用自燔以出馨。
細書千紙雜真行,新音百變口如鶯。
異議蜂起弟子爭,舌翻濤瀾卷齊城。
74
《贈朱遜之(并引)》 宋·蘇軾
元祐六年九月,與朱遜之會議于潁。
或言洛人善接花,歲出新枝,而菊品尤多。
遜之曰:“菊當以黃為正,余可鄙也。
”昔叔向聞鬷蔑一言,知其為人,予于遜之亦云。
76
《禿山》 宋·王安石
吏役滄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禿誰使,鄉人語其由。
一狙山上鳴,一狙從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眾孫還稠。
78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79
《吊元魯山》 唐·孟郊
搏鷙有余飽,魯山長饑空。
豪人飫鮮肥,魯山飯蒿蓬。
食名皆霸官,食力乃堯農。
君子恥新態,魯山與古終。
80
《喜雨得城字》 宋·秦觀
陰陽有常職,代御不可并。
一氣或錯繆,愆伏相寇兵。
惟時四月交,南國厭久晴。
風師挾帝令,呼號肆徂征。
* 關于爭議的詩詞 描寫爭議的詩詞 帶有爭議的詩詞 包含爭議的古詩詞(1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