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爭言的詩詞(1057首)

    701 《和斯立夜校試卷呈同舍十二韻》 宋·晁說之

    校藝來從魯,聞韶昔在齊。
    幸容葭倚樹,歡會食甘藜。
    禮數延文士,雄豪動武奎。
    嚴凝池上雪,燦爛谷中霓。

    702 《偶得雙頭蓮花戲作》 宋·晁說之

    君子不見昭儀飛燕姊妹在漢宮,同妍共麗媚赤鳳,赤鳳一日與俱逝長空。
    又不見大舅小舅兄弟專晉亦何有,兄招千里兵,弟殞一杯酒。

    703 《謝邵三十五郎博詩卷》 宋·晁說之

    我嘗為歷學,上元要極遠。
    上元有遠邇,疏密出早晚。
    顧惟爾大父,皇極探其本。
    唐堯上百代,日月來袞袞。

    704 《憶江南贈通叟年兄》 宋·晁說之

    北客而南征,蹇產非所志。
    問津人尚絕,後來狂避世。
    流離竄斥者,其數非一二。
    風流稱南朝,文物始佳麗。

    705 《趙君年十六作雨詩極奇驗可畏說之輒次韻和之》 宋·晁說之

    天地綿綿寄一水,上有浮羽下累塊。
    時時出溢不自持,或蒙或渚物有底。
    人間妄見得雨名,穴居那解知其際。
    既久天地如卵毈,漏下涌上潛相繼。

    706 《又和曾秘丞見贈》 宋·王禹偁

    篋中經歲鎖朝衣,自覺心閑少夢思。
    失馬叟言徒喻道,牧豬奴戲任爭棋。
    且持使節安黔首,莫愛恩波沃漏◇◇。
    況是無功頭已白,此身長恐負明時。

    707 《四皓廟二首》 宋·王禹偁

    小言望小利,載在禮經中。
    遂有鷹犬輩,拔劍各爭功。
    一出定萬乘,去若冥冥鴻。
    寂寂千古下,孰繼采芝翁。

    708 《謫居感事》 宋·王禹偁

    遷謫獨熙熙,襟懷自坦夷。
    孤寒明主信,清直上天知。
    消息還依道,生涯只在詩。
    惟尚諭山水,詎敢詠江蘺。

    709 《酬安秘丞見贈長歌》 宋·王禹偁

    我聞進士登科換凡骨,信知不是風塵物。
    貢籍由來數百年,直疑空卻神仙窟。
    其間最貴龍虎榜,乘時得路為卿相。
    一從巢寇犯闕來,梁氏禮闈還草創。

    710 《酬安秘丞歌詩集》 宋·王禹偁

    我聞天有二十八個星,降生下界為英靈。
    東方曼倩蕭相國,至今留得終天名。
    又聞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眾。
    神仙負過遭譴謫,謫來人世為辭客。

    711 《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 宋·王禹偁

    詠盡千峰雪,吟行六里春。
    布多成暇政,方稱好閑身。
    物得商山下,形如震澤根。
    初期谷城叟,乍遇魏榆神。

    712 《再和》 宋·劉克莊

    陌頭俠少行歌呼,方演東晉談西都。
    哇淫奇響蕩眾志,瀾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飾,鳩盤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棄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713 《哨遍·勝處可宮》 宋·劉克莊

    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
    深復深,路絕住人稀。
    有人兮、盤旋於此。
    送子歸。

    714 《書事十首》 宋·劉克莊

    不似堯夫快活身。
    罪已綸言遍九州,桑榆雖晚尚堪收。
    下山東詔爭扶聽,讀奉天書有淚流。
    加霍嫖姚冠軍號,拜車丞相當民侯。
    崆峒麥熟無人刈,何日王師且少休。

    715 《□□□□》 宋·劉克莊

    盛德尤懷惠,名言可砭愚。
    雖蒙分半席,終未□□□。
    承學爭歌薤,傾城出奠芻。
    故交二大老,猶可捍□□。

    716 《觀社行》 宋·劉克莊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涂。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717 《君疇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須韻二詩再答二首》 宋·劉克莊

    懊悔平生擇術差,誓將秋實代春華。
    幸無大節污青史,曾有狂言壞白麻。
    已約宗雷同入社,且饒燕許自成家。
    傍人不必爭殘線,禿筆何因肯再花。

    718 《送林寬夫父子》 宋·劉克莊

    家學有淵源,傳之于艾軒。
    三珠生老蚌,百鳥避雛鹓。
    同進誰爭賀,諸生定閉蕃。
    吾窮無可贐,握手贈君言。

    719 《贈菊庵李道人》 宋·劉克莊

    萬言萬當眼睛毒,一裘一盂口體足。
    不共孤竹子爭薇,卻與柴桑翁爭菊。

    720 《過建陽二首》 宋·劉克莊

    溪上重來兩鬢絲,豈知拙政久猶思。
    旄倪欲見葉公面,香火共存朱邑祠。
    爭勸令君持酒盞,不容老子閉車帷。
    誰言俗薄今非古,我與斯民各秉彝。

    * 關于爭言的詩詞 描寫爭言的詩詞 帶有爭言的詩詞 包含爭言的古詩詞(10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