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除書下七閩,勒回深愧北山文。勞君為寫山中相,要與邦人識使君。
曾陪漢幄運前籌,也忝分封萬戶留。未問家傳黃石法,且來閑伴赤松游。
王父當年此治中,嗟予鬢角未成童。只因闔郡攀泥軾,何事偏圖鶴發翁。
濁水難攀清路塵,偶曾先后掌絲綸。歸來久侍茵憑舊,至后初逢梅柳新。湖水欹斜應有意,春光漏泄不無因。絳帷幸許天荒破,日日當為問道人。
巍樓必欲稱元龍,須寫褒公與鄂公。鶴毳雞膚吾老矣,只宜簑笠釣船中。
少年日醉郁孤臺,鼎立三禪屢往來。豪氣雖存誰復識,形容變盡鬢皚皚。
野巖非汝肖,山澤稱吾臞。珍重梁高士,深知謝幼輿。
使君燕頷虎頭,法當當城封侯。宜伯蜀而之廣,繪象祠于兩州。鈴閣雖非麟閣,胡為畫此獼猴。亦如杭人效穆仲獻笑于坡代俳優耶。
鬢發皤然八十春,若為百倍比莊椿。藉令十此如彭祖,亦是雞窠九世人。
心潛天地笑藏春,月佩云衿絕一塵。前世率陀天上客,今生大宋國中身。
清眸綠發十年前,樸野風神不易傳。今日青銅莫相照,白髭垂頷面雙顴。
玉質純蒼理緻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間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堤草惹煙連野綠,岸花經雨壓枝紅。年來多病辜春醉,惆悵河橋酒旆風。
蟬鳴日正樹陰濃,避暑行吟獨杖筇。卻愛野云無定處,水邊容易聳奇峰。
岸闊檣稀浪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暮天寥落凍云垂,一望危亭欲下遲。臨水數村誰畫得,淺山寒雪未銷時。
世外忘家子,歸來誰與游。燒香如意夜,茹菊缽孟秋。獨節已蕭冷,諸緣應罷休。渡江聞道日,少為故山留。
白發蒼顏日日新,丹青猶是舊來身。百年迅速何曾住,方寸空虛老更真。一幅蕭條寄衰朽,異時仿佛見精神。近存八十一章注,從道老聃門下人。
種竹成叢移出檐,三年慰我病厭厭。翦除亂葉風初好,封植孤根筍自添。高節不知塵土辱,堅姿試待雪霜沾。屬君留取障斜日,仍記當年此滯淹。
已矣石室老,奄然三十年。遺孫生不識,妙理定誰傳。孔汲仍聞道,賈嘉終象賢。文章猶細事,風節記高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