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了知的詩詞(1606首)

    861 《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見,留二絕》 宋·蘇軾

    家山忘了腳騰騰,試作巴談卻解譍。
    不為游人問鄉里,豈知身是錦城僧。

    862 《題西湖樓》 宋·蘇軾

    少年過了未衰顏,正在悲歡季孟間。
    細雨溟蒙湖上寺,東風搖蕩酒中山。
    千金用盡終須老,百計尋思不似閑。
    醉里下樓知早晚,喧喧扶路笑歌還。

    863 《代書答梁先》 宋·蘇軾

    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
    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
    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
    異哉梁子清而修,不遠千里従我游。

    864 《再用前韻賦》 宋·蘇軾

    樂天霜鬢如霜菅,始知謝遣素與蠻。
    我兄綠發蔚如故,已了夢幻齊人間。
    蛾眉勸酒聊爾耳,處仲太忍茂弘孱。
    三杯徑醉便歸臥,海上知復幾往還。

    865 《次韻答元素》 宋·蘇軾

    不愁春盡絮隨風,但喜丹砂入頰紅。
    流落天涯先有讖,摩挲金秋會當同。
    蘧蘧未必都非夢,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已將地獄等天宮。

    866 《秧馬》 宋·蘇軾

    春云蒙蒙雨凄凄,春秧欲老翠剡齊。
    嗟我婦子行水泥,朝分一壟暮千畦。
    腰如箜篌首啄雞,筋煩骨殆聲酸嘶。
    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

    867 《石芝(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夢游何人家,開堂西門有小園古井,井上皆蒼石,石上生紫藤如龍蛇,枝葉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爾折食一枝,眾皆驚笑,其味如雞蘇而甘,明日作此詩。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來初勻。

    868 《次韻答元素(并引)》 宋·蘇軾

    余舊有贈元素〔詞〕云天涯同是傷流落,元素以為今日之先兆,且悲當時六客之存亡。
    六客蓋張子野、劉孝叔、陳令舉、李公擇及元素與余也。
    不愁春盡絮隨風,但喜丹砂入頰紅。
    流落天涯先有讖,摩挲金狄會當同。

    869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870 《破琴詩(并引)》 宋·蘇軾

    舊說,房琯開元中嘗宰盧氏,與道士邢和璞出游,過夏口村,入廢佛寺,坐古松下。
    和璞使人鑿地,得甕中所藏婁師德與永禪師書,笑謂琯曰:“頗憶此耶?”琯因悵然,悟前生之為永師也。
    故人柳子玉寶此畫,云是唐本,宋復古所臨者。
    元祐六年三月十九日,予自杭州還朝,宿吳淞江,夢長老仲殊挾琴過予,彈之有異聲,就視,琴頗損,而有十三弦。

    871 《喜劉景文至》 宋·蘇軾

    天明小兒更傳呼,髯劉已到城南隅。
    尺書真是髯手跡,起坐熨眼知有無。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聞其來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872 《秧馬歌(并引)》 宋·蘇軾

    過廬陵,見宣德郎致仕曾君安止,出所作《禾譜》。
    文既溫雅,事亦詳實,惜其有所缺,不譜農器也。
    予昔游武昌,見農夫皆騎秧馬。
    以榆棗為腹欲其滑,以楸桐為背欲其輕,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兩髀,雀躍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縛秧。

    873 《吳子野絕粒不睡過作詩戲之芝上人陸道士皆和》 宋·蘇軾

    聊為不死五通仙,終了無生一大緣。
    獨鶴有聲知半夜,老蠶不食已三眠。
    憐君解比人間夢,?芝有夢齋,子由作銘。
    ?許我時逃醉后禪。
    會與江山成故事,不妨詩酒樂新年。

    874 《洗兵馬》 唐·杜甫

    中興諸將收山東,捷書日報清晝同。
    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殘鄴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
    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紇喂肉葡萄宮。

    875 《范增二首》 宋·王安石

    鄛人七十漫多奇,為漢敺民了不知。
    誰合軍中稱亞父,直須推讓外黃兒。

    876 《寄題睡軒》 宋·王安石

    劉侯少慷慨,天馬脫馽羈。
    一官不得意,州縣老委蛇。
    新居當中條,墻屋稍補治。
    疏軒以睡名,從我遠求詩。

    877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878 《適意》 宋·王安石

    一燈相伴十余年,舊事陳言知幾編。
    到了不如無累後,困來顛倒枕書眠。

    879 《訪陳與機縣尉于湘潭下攝市》 宋·戴復古

    買得南坡景,創成西尉司。
    宅幽連寺觀,地廣帶亭池。
    能事事易了,役民民不知。
    題詩記顛末,政不假人碑。

    880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韻擇其可錄者錄之》 宋·戴復古

    小樓題了又還題,一段風流在水西。
    白鳥飛來知鄉背,青山元自有高低。

    * 關于了知的詩詞 描寫了知的詩詞 帶有了知的詩詞 包含了知的古詩詞(160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