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了無的詩詞(2992首)
761
《東林愿禪師院》 唐·崔涂
與世漸無緣,身心獨了然。
講銷林下日,臘長定中年。
磬絕朝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谿邊。
764
《厭花落》 唐·韓偓
厭花落,人寂寞,果樹陰成燕翅齊,西園永日閑高閣。
后堂夾簾愁不卷,低頭悶把衣襟捻。
忽然事到心中來,四肢嬌入茸茸眼。
765
《浙東筵上有寄》 唐·吳融
襄王席上一神仙,眼色相當語不傳。
見了又休真似夢,坐來雖近遠于天。
隴禽有意猶能說,江月無心也解圓。
更被東風勸惆悵,落花時節定翩翩。
766
《送僧》 唐·杜荀鶴
道了亦未了,言閑今且閑。
從來無住處,此去向何山。
片石樹陰下,斜陽潭影間。
請師留偈別,恐不到人寰。
767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768
《送僧》 唐·杜荀鶴
道了亦未了,言閑今且閑。
從來無住處,此去向何山。
片石樹陰下,斜陽潭影間。
請師留偈別,恐不到人寰。
769
《和劉評事送海禪和歸山》 唐·杜荀鶴
衲外元無象,言尋那路尋。
問禪將底說,傳印得何心。
未了群山淺,難休一室深。
伏魔寧是獸,巢頂亦非禽。
觀色風驅霧,聽聲雪灑林。
凡歸是歸處,不必指高岑。
770
《題德玄上人院》 唐·杜荀鶴
刳得心來忙處閑,閑中方寸闊于天。
浮生自是無空性,長壽何曾有百年。
罷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我雖未似師披衲,此理同師悟了然。
771
《贈休禪和》 唐·杜荀鶴
為僧難得不為僧,僧戒僧儀未是能。
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師應為醉騰騰。
多生覺悟非關衲,一點分明不在燈。
只道詩人無佛性,長將二雅入三乘。
772
《題護國大師塔》 唐·杜荀鶴
莫認雙林是佛林,禪棲無地亦無金。
塔前盡禮灰來相,衲下誰宗印了心。
笠象胤明雙不見,線源分派寸難尋。
吾師覺路余知處,大藏經門一夜吟。
773
《晚春寄同年張曙先輩》 唐·杜荀鶴
莫將時態破天真,只合高歌醉過春。
易落好花三個月,難留浮世百年身。
無金潤屋渾閑事,有酒扶頭是了人。
恩地未酬閑未得,一回醒話一沾巾。
774
《登靈山水閣貽釣者》 唐·杜荀鶴
江上見僧誰是了,修齋補衲日勞身。
未勝漁父閑垂釣,獨背斜陽不采人。
縱有風波猶得睡,總無蓑笠始為貧。
瓦瓶盛酒瓷甌酌,荻浦蘆灣是要津。
775
《自江西歸九華》 唐·杜荀鶴
他鄉終日憶吾鄉,及到吾鄉值亂荒。
云外好山看不見,馬頭歧路去何忙。
無衣織女桑猶小,闕食農夫麥未黃。
許大乾坤吟未了,揮鞭回首出陵陽。
776
《曉發》 唐·褚載
貪路貪名須早發,枕前無計暫裴回。
才聞雞唱呼童起,已有鈴聲過驛來。
衣濕乍驚沾霧露,馬行仍未見塵埃。
朝朝陌上侵星去,待得酬身了便回。
777
《云居長老》 唐·王貞白
巘路躡云上,來參出世僧。
松高半巖雪,竹覆一溪冰。
不說有為法,非傳無盡燈。
了然方寸內,應只見南能。
779
《洛陽道》 唐·任翻
憧憧洛陽道,塵下生春草。
行者豈無家,無人在家老。
雞鳴前結束,爭去恐不早。
百年路傍盡,白日車中曉。
求富江海狹,取貴山岳小。
二端立在途,奔走無由了。
人生組詩
780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 關于了無的詩詞 描寫了無的詩詞 帶有了無的詩詞 包含了無的古詩詞(29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