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乾臺的詩詞(314首)
141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42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43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144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145
《萬年歡》 宋·厲寺正
衛武期頤,與文公福艾,俱號賢相。
今我元臺,齒德又居其上。
玉立擎天一柱,似泰華、氣凌秋莊。
明良會,千載風云,長為龍袞憑仗。
146
《沁園春·袞衣繡裳》 宋·何夢桂
袞衣繡裳,彤弓盧矢,山西將門。
自雪嶺蓬婆,夷成坦道,炎州蜓獠,剗去連營。
吳越兒童,江淮草木,七見元戎識姓名。
爭知道,這一隅斗大,尚借麾旌。
147
《沁園春·琳館清標》 唐·呂巖
琳館清標,瓊臺麗質,何年天上飛來。
揚州暫倚,后土為深栽。
獨立乾坤一樹,春風占、萬朵齊開。
天然巧,蕊珠圓簇,玉瓣輕裁。
148
《鴻門》 唐·張碧
母龍銜日天地昏,八纮叆叇生愁云。
秦原走鹿無藏處,紛紛爭處圍成群。
四溟波立鯨相吞,薄搖五岳崩山根。
魚暇舞浪狂鰍鯤,龍蛇膽戰登鴻門。
149
《出遼后(三首)》 唐·周祚
遼河亙千古,西從桑乾來。
巫閭復中斷,磧戍乃南回。
胡人下飲馬,箭血流高臺。
寒云晝不張,白沙積崔嵬。
彎弓行伍兒,饑寒手不開。
愿言東至海,相越隔龍堆。
150
《拋球樂·道人心印悟來》 元·長筌子
道人心印悟來,自然惺灑。
這妙用、玄關造化,神功巧筆,今古難畫。
見壺中、不夜春光,有錦繡、江山相亞。
處處花萼樓臺,秀吐香風,高聳蟠桃架。
151
《青弁云林圖》 明·張羽
前代何人畫山水,長安關仝營丘李。
華原特起范中立,三子相望古莫比。
亦有北苑與河陽,后來作者誰能當。
米家小虎出逸品,力挽元氣歸蒼茫。
152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153
《朱砂庵》 明·江天一
曲磴千盤盡,何曾任鑿穿。
本來超色相,不假幻因緣。
翠滴松稍雨,嵐開嶂外天。
此中饒靜解,何事問棲禪。
154
《游西山》 宋·蔡沆
聞道西山勝,今朝始見山。
鶴鳴雙劍動,寵噴紫霄寒。
人去臺空古,墨灰沼未乾。
紫陽招不作,登眺共誰看。
155
《輦下曲》 宋·戴埴
舊來聞說京師樂,香街十里春風箔。
朝踏金梯入鳳樓,暮下瓊鉤延翠幄。
蛾綠梅花裝,淑質蘭蕙芳。
笙歌棗下曲,琵琶陌上桑。
157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158
《夜坐》 宋·黃庚
醉月飛觴興未闌,蓬壺影裹漏聲殘。
碧浮金鼎香脂暖,紅閃銀臺燭淚乾。
艷曲喜聽催折近,狂歌自覺入腔難。
賞心樂事輸年少,一點間愁了不干。
159
《迎神詞》 宋·黃應龍
真人福地金庭宮,身佩含景蒼精龍。
坐朝五岳位顯宗,威儀衛從行虛空。
杳眇濁世不寺溟蒙,神符道契浮丘公。
英爽瑩澈表里融,倏忽飛馭凌剛風。
160
《上雷御史》 宋·李思衍
臺上棲鳥顫曉寒,朱簾云靜楚天寬。
星芒搖動龍阿劍,霜氣橫陳廌角冠。
苦透柏心風力勁,清臨梅影雪痕乾。
渾源聞有傳家譜,夜露心香借易看。
* 關于乾臺的詩詞 描寫乾臺的詩詞 帶有乾臺的詩詞 包含乾臺的古詩詞(314首)